驱车行驶在前往泗安镇塔上村的新318国道上,只见道路两旁,钢管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各种颜色的非洲菊绚烂绽放,“我们村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村民们非常热情好客,这可是一个一住下来就不想走的世外桃源。”长兴县泗安镇塔上村党总支书记唐光福笑着对记者说。
塔上村过去并不富裕,这个2006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0元的落后村庄,现在已经成了人均纯收入突破16000元的小康村。这个变化,村里的花卉种植大户程行良感触颇深。而在这收入数字变化的背后,正是塔上村轰轰烈烈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结果。
记者见到程行良的时候,他正在钢管大棚内为非洲菊浇水除草。一脸黝黑的他光着脚丫,满身泥泞。“今天早上6点多就来大棚里摘花除草施肥了。”程行良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摘下一朵红色的非洲菊,“这些花朵只要露出花粉来就可以采摘了,我们通常把20支花扎成1把,1亩地一天可以采摘10把左右,行情好的时候,一把可以卖到十多块钱。”
2010年,程行良还只是靠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那时夫妻俩起早贪黑一年也只能攒下1万多元钱。2011年,泗安镇政府在塔上村推广花卉种植,所有的钢管大棚都由政府出资补助搭建,惠农和丰采等公司负责收购,程行良和其他20多名村民首先响应。“花了1万多元租了16亩地,每亩地的收益都超过了15000元,仅种植花卉的收入就超过了25万元。”程行良笑着说,“还有8亩地种上了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每年的收入也有十多万元。接下来,准备买辆车,方便运输。”
除了花卉种植,苗木种植在塔上村也发展得有声有色。记者跟随唐光福来到由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在塔上村办的容器苗基地,金桂、榉树、大叶女贞等精品苗木应有尽有。棕榈园林长兴苗场场长李建兵告诉记者,“基地全部都是先进的容器苗,经济效益比普通苗木高15%左右,而且容器苗种植更方便,存活率也更高。”
“这种新的栽培模式为村里的苗木种植户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村民们也开始效仿这种栽培模式,大大地提升了经济效益。”唐光福说。
看到苗木种植效益好,不少原来种植水稻的村民也纷纷改弦更张种起了苗木,村里的3400亩土地中,2200亩都种上了苗木。塔上村承包组长吴万忠说:“买的小榉树苗5元一棵,种植一年之后就能卖到20多元,效益比种水稻翻了几番。”村里的苗木种植大户张伟忠不仅有20多亩地用于种植苗木,还办起了公司专门经营苗木生意,现在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现在我们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而且农民致富增收的这出戏唱得越来越好了。”唐光福说,“接下来,塔上村的现代效益农业要进一步向精品化方向发展,争取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