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义县一花木专业户在自家的花圃里开展杜鹃红山茶繁育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武义县花木品种大家园里又新添了一种国宝级植物品种,将对当地花木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杜鹃红山茶拉丁学名Camellia azalea,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野生种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野生数量极少,约仅有近千株,主要分布在广东省阳春市的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又被称“植物界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花品种之一。杜鹃红山茶树高1~2m、胸径 5~10cm,树体呈矮冠状;外形很像普通的杜鹃花,故而得名;枝叶密、紧凑,树皮灰褐色、枝条光滑、嫩梢红色;叶长8~12cm,两端微尖、倒卵形、革质、厚实、光亮碧绿,叶脉不明显,叶缘平滑、不开裂,叶柄短;花朵5瓣极像杜鹃花,但花型比杜鹃花大,蜡烛状的花蕾顶生或腋生,花蕾很大,花色鲜红,花药金黄色,花径8厘米以上,尽管单瓣,但花朵密生,整体丰满,四季开花不断,即便在气温高达 38℃的夏季,也依然红花满树;五月中旬始花,盛花期是7—9月份,持续至次年2月;不但花期长、花色艳,而且抗逆性强,它不仅在夏天开花,而且能忍耐-5℃,在长江以北的部分地区也能露天栽培,是一种很值得鼎力推广的园林绿化树种。
武义杜鹃红山茶繁育栽培试验者——桐琴镇仙溪村花卉苗木合作社负责人朱耀芳面对似火繁花介绍说,他于2009年从广东某科研单位引进杜鹃红山茶的枝条,进行嫁接繁育试验,经过3年试验,终于繁花盛开获得成功。据介绍,杜鹃红山茶是这个季节少见的盆栽木本开花植物,属于茶花市场上少见的品种,近两三年来才开始在广东、云南、浙江等少数地方有少量的产业化开发,总体尚处在研究开发阶段,已引来花木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