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

民建浙江省委会:建议加强珍贵树种培植力度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4/25  

    浙江省十五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那么,什么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它又是怎么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实地去看看当地的经验和做法。

    现在,在浙江农村,垃圾不落地,分类处理已成习惯;公路、公交车、快递、电话、宽带也已“村村通”;在浙江农村,大家享受着跟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

    浙江农村今天的变化,跟一项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密切相关。十多年前,浙江的农村可不是这样,“城市现代化,农村脏乱差”,才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怎么改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开始思考谋划,他实地调研了大批农村,寻找改变的路径和突破口。

    得让农村的垃圾、污水、规划也有人管,当时的浙江省委决定这些事由农办来管。可农办却说,我们管不来!

    怎么办?2003年5月27日,浙江省委拿出了解决方案:决定成立由12个部门组成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一方面要合力推进,另一方面要从城市一竿子插到底,管到农村。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浙江省委顶层设计,全省各地大胆探索。湖州市德清县找到的方法是“一把笤帚扫到底”。

    沿着这样的思路,浙江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浙江并没有满足于此:从2008年开始,一个个推动“千万工程”的升级版启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万村景区化”,让乡村旅游成为浙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渠道。

    久久为功,如今浙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是2.054∶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初步实现了城乡均等化,“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