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华日报邀请金华市农办副主任郑俊杰、金华市建设局村镇建设管理处处长汤贤孙、金华金东区农办主任傅得芳、金华婺城区农办副主任童春铭、金华开发区农办副主任童妙君、金华市农业局治水办副主任朱伟清做客新闻演播室,畅谈如何全面建成人居环境更舒适、生态景观更优美的和美乡村。
五年目标有望完成
金华市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至2020年,金华市要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45个、示范精品村150个。目前,已经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19个、示范精品村56个、A级景区村庄215个。五年的任务肯定能完成。2016年前,金华金东区有精品村项目26个、秀美村50多个。2017年开始三年提升工程,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49个、示范村93个、秀美村26个,去年投入近2.3亿元,打造了6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今年将打造11个示范村和秀美村,每个乡村还要建设一个田园综合体。到2017年年底,金华婺城区已建设精品村19个、秀美村34个, 2018年计划建设10个秀美村、21个精品村。开发区精品村创建达到19个,秀美村58个,178个行政村中已有165个行政村都有项目建设,现已建成158个。
打通洁净美“最后一公里”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主要在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绿化和美化,主要在村口、村里公共场所、房前屋后的空地和角落,建设一些各具韵味的小品,提升整个村庄的档次和品位。我市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从公共场所到自己一家一户的庭院,各地都有很多好做法,包括十佳村、十美村的创建,“八有八无”的创建等。
在带动村民积极性和改变老旧观念方面,相关部门有些好的典型和应对举措,金华金东四季水果多,房前屋后有果树的村较多,比如下渎口村的金橘,岩后的枇杷,汀村的杏,丁阳岭、半垄的桃子。但农村房子比较密集,有的村种水果不适宜。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出了一个硬杠子:村边上要有护村林,进村道路要有绿化林,中心广场要有景观林,房前屋后要有水果林,所以银杏村、苦丁茶村,“一村一种”还是比较多的。
金华婺城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直注重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开发区下新宅,也建议每户人家种一棵梨树或者枣树。现在在推广美丽庭院,像汤溪镇白鹤殿口村在“三改一拆”基础上建设美丽庭院,全村仅有200多人口,美丽庭院就有20多户,新建的房子基本上要求建设美丽庭院。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除了种一些果树增产增收外,有一些地方还建了花坛,用来种植蔬菜,打理成一个非常精美的菜园,各地都有一些创新。
建设美丽田园 加快生态恢复
生态景观改造也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上镜村在村周围种植了200多亩五彩水稻,打造美丽田园,供游客观赏体验。现在新农村建设是和乡村旅游发展融合在一起的。如果没有长效管理,新农村建设很可能就无法延续下去。就像上镜村,下一步将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使村庄更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效果会更好。近来年,金华市美丽田园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循环示范建设,通过产业的生态布局、田园环境整治、农用管理房提升建设等措施,使全市田园清洁化、生态化、景观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田园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建设目标,通过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对种植业、养殖业进行了全面整治。
扩面与内涵提升应并举
大花园、大景区,具理解,所有景观也好产业也好,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从现在的情况看,建了很多的点、很多的风景线,从全域整体的标准看,目前内容还是比较单一。数量上,个体的比较多,全市有65条风景线在做,没有在面上达到大花园、大景区的要求。
就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前不久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五大行动,立足大花园、大景区建设,以“四治一创”为统领,同时推动生态的修复和提升。第一,推进生态治理系统化。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提升人居环境的基本面。巩固提升“四治一创”成果,促进全域整治干净。第三,织密魅力乡村风景网。深入实施“魅力乡村创A工程”,到2020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村庄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