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自2007年从国内起步,到2010年逐渐出现一些头部机构,开始受到市场的追捧。然而行业的真正爆发期是到2013年才真正出现,与此同时,行业也开始不断爆发跑路、逾期、坏账等问题,一时间整个投资圈谈起P2P都变色。特别是2015年中后期,风险更是集中爆发,以e租宝、快鹿等大型平台出事为此时剪影。也正是此时,政策也开始发力,先是央行等十部委于2015年7月18日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网贷行业业务做了宏观上的定调,紧接着在12月28日,银监会又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直接拉开了监管政策完善的大幕。
时间来到2016年,银监会颁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行业的基本准则。至此之后,网贷行业进入了为期一年的业务整改期,各个网贷平台也开始在政策的框架内做着改变。至此行业经过一轮大洗牌,各种不合规的平台在这股整改浪潮里被淘汰,行业逐渐开始趋向理性。
2017年政策进一步开始完善并落到实地,各地金融办也开始颁发了各种征求意见稿,并多次提到银行存管属地化、借款额度等问题,行业整改也开始达到高潮,也进一步清洗了整个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在运营平台共1782家,相比于行业巅峰期的5000多家有着巨大减少。对于网贷行业来说这是规范化的必经之路,虽然有阵痛,但更有利于的是行业的持续发展。
花木金融市场研究专员carmen表示,相信在整改期结束之后,整个行业将变得更加规范合理,竞争也将变得更有序。但这并不代表着行业竞争会走向缓和,反而会更加激烈,作为平台该如何生存又将会成为平台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合规转型才能占领后整改时代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