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浙中资讯 >> 详细

永康,新农村建设永不止步

信息来源:金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7/11  

    入梅以来,我省遭受多轮强降雨,永康市更遭遇十几年一遇强暴雨,全市党员干部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时刻心牵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风雨中发扬“红船”精神展现忠诚担当、为民奉献的情怀。暴雨来袭,对我市治危治水工作进行考验,同时也对今后新农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要做到形神兼备,互为表里。贯彻“八八战略”,以“八八战略”为指导,改善村庄环境,在环境优美的基础上更要挖掘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发展绿色经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

    依托山水,建设美丽乡村。“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江南的美总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江南的永康更是根据环境优势开发出丹霞地貌特色的方岩风景区、历史悠久古建筑群保存良好的后吴村、利用周边影视资源把荒山变景点的龙川文化园等众多特色功能区,挖掘乡村特色,带动经济发展。房前屋后整治、街角小品打造、美丽庭院建设、剿灭劣v类水、治危拆违等各项工作相继铺开,为美丽乡村建设添彩,同时这些工作在暴雨中也经历检验。危旧房整治成果在暴雨来袭时初见成效,极大排除安全隐患,百姓从不理解到积极配合。在拆除危旧房过程中,因为道路狭窄,挖掘机无法前进,有位老人主动提出可以从她家的菜地经过。剿灭劣v类水工作全面铺开,各村进行截污纳管,提升管网、新增管道、雨污分流,特别是对河岸周边企业、餐饮、住户排污整治,禁止直排、科学排污。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净化水质,更净化了排污陋习。百姓从原先的习惯到享受现在的美丽环境,监督、保护自然环境。多措并举打造出青山绿水、村容整洁、安定有序的新农村。

    挖掘文化内涵,建设人文乡村。随着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提高,不光要环境的改变,更要有文化、有继承、有发展的乡村建设。政府主导小微企业孵化园、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建设、运动休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运动文化。各村利用环境优势、人文优势,打造 “缸文化”、“尚书文化”、“状元文化”、“影视文化”等特色项目,依托文化礼堂,传播村史民情、弘扬传统文化。现在农村家门口能看“村晚”, 书法、剪纸、表演、舞蹈业余生活愈加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醒感戏重回舞台;辣妈乡音宣传队、老年宣讲队、体育健身队等宣传队伍建设更加完善。

    创新思维,建设小康乡村。西溪的蜜梨节、舟山的柿子节、唐先葡萄节、前仓文具用品展,各地利用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其中龙山花满地小镇更是从无到有,打造运动小镇,承办国字号运动赛事。占地800亩的龙川文化园,从一块荒山变成集影视拍摄、花海光观、赛车体验、婚纱摄影、马术运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景点,不仅改变了环境,更带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龙川文化园的“东道主”里麻车村,村民增收不仅每年能得到折合200公斤稻谷的租金,同时还能有龙川文化园门票收入20%的分红。现在,里麻车村着力发展影视旅游特色村,通过村民众筹,成立全市首家村集体影视传媒公司,与龙川文化园互补,着重发展民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新业态。

    干部带头助发展、党员群众谋新篇是乡村发展源动力;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是今后乡村的新名片;环境优美、经济发展是乡村发展的方向。今后将继续践行“八八战略”,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在工作中付诸实践,建设美丽新农村,助力永康新腾飞。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