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部发布第十批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
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第十批)》发布,并于2016年5月16日施行。此次发布的第十批名录中,花卉11类,包括仙客来、一串红、三色堇、马蹄莲属、铁线莲属、薰衣草属等。
二、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京举办
5月18日至24日,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北京大兴举办,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800多位月季专家、行业人士和月季爱好者参加了大会,2000多个月季品种竞相开放。第14届世界古老月季大会、第7届中国月季展和第八届北京月季文化节同期举办。
三、会展、购物节推动家庭园艺市场开拓
家庭园艺市场开拓持续发力。7月8日至10日,2016国际家庭花卉园艺展览会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成为家庭园艺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大派对”。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黑五”园艺购物节、浙江万象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双十一”淘宝购物节均喜获丰收。
四、“中国杯”花艺大赛因赛制问题引发风波
7月,“中国杯”花艺大赛上的一场风波引发业界震动,多方观点,各执一词,国内花艺大赛只有从赛制上避开诸多暗礁,与时俱进,方能体现公正、公平。
五、带介质蝴蝶兰获美国“签证”
7月底,我国首批11家蝴蝶兰企业温室通过输美审查,在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网站获得公示,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带介质蝴蝶兰获得输美认证,对蝴蝶兰出口意义重大。
六、“禁煤”推动设施加温模式改变
各地“禁煤令”辐射范围扩大,温室加温问题成为业内关注热点,不少生产商开始寻找应对方法,基地外迁或者更换其他环保能源提上日程,探索适用于花卉生产基地的新加温方式迫在眉睫。
七、花卉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多地花卉旅游成休闲新风,如何打造有特色、可持续的花卉旅游项目引发行业热议,10月在江苏如皋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花卉旅游论坛等专业活动为推动花旅发展成功搭台。
八、高人气多肉价格走低
多肉植物生产规模继续扩张,青州和昆明的崛起改变了原本的多肉植物生产格局,但整体扩张速度减缓,价格普遍下滑。各地多肉展增加,“双十一”各电商销售多肉火爆,终端需求进一步提升。
九、花艺界聚焦花艺基础教育
国内花艺教育日益繁荣,在此局面下,基础教育不足逐渐显露弊端,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花艺教育体系的缺失。值此历史机遇,中国花艺教育是时候夯实基础,走厚积薄发之路了。
十、“99元包月鲜花”快速打开家庭用花市场
2016年,网络花店以“99元包月鲜花”作为突破口,快速打开了家庭用花市场。与此同时,这种营销方式能否赚钱、是否会对实体花店造成冲击成为花店业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