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年宵花,福建漳州水仙种球今年的产地销售整体不敌去年。进入11月下旬,往年漳州水仙产地销售基本告一段落,今年仅走货六七成。走货缓慢带动价格下行,特级、一级水仙种球基地出货单价比去年同期下滑1元左右,等外球滞销。
漳州圆山一带是水仙的主产地,近几年,水仙种植面积相对稳定,但气候影响种球收成。据福建省花卉协会水仙花分会秘书长叶季波介绍,受低温、雨季等气候因素影响,今年水仙长势欠佳,大球整体等级下降,特级比例比去年更低,小球占比加大,尤其是三级以下种球量大价低。
产地收成不景气的同时,销售也遭遇“熊市”。“今年销售比去年差,去年经销商亏钱,导致他们今年压缩进货量,目前产地已销售的数量有六七成。”漳州万隆水仙花种植基地负责人曾汉辉评价当下的水仙销售行情。
漳州市水仙花研究所所长张益强表示,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批发商持能卖多少就进多少货的谨慎态度,水仙种球销售相比往年慢了一些。水仙七八月就启动销售,农户会根据收成情况定价,但由于上个年宵各地水仙经销商大多未能顺利走货,后期基本亏本销售,导致他们今年进货积极性受挫,有的甚至转而销售其他产品。
不过,曾汉辉表示,种植者清楚今年的行情不会太乐观,在定价上比较理性,现在11月份特级种球基地出货单价在4.8元左右,一级种球在3.8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回落约1元,现在距离年宵市场还有一个多月的销售时间,大球走货应该问题不大。叶季波也表示,大球主要销往广东、香港等地,如果种球卖不掉还可以通过雕刻再销,价格波动不会太大。
“今年销售压力在小球。”叶季波分析,“四级种球启动销售时开价0.6元,现在跌至0.3元。等外球跌价更为明显,高峰期卖到140元至150元一袋的等外球,现在卖不到20元。”小球市场的滑铁卢其实在2015年已经显现,2014年卖小球的收成高于卖大球,导致2015年小球产量大增,价格回落。2015年积累下的小球,在今年达到产量高峰,价格几乎惨不忍睹。“由于种植的基本都是农户,即便价格再低,他们也不会扔球来调整供需。跟大蒜一样,水仙小球经历三四年的牛市,刺激产量增多,现在进入价格低谷,种的人少了,价格才会慢慢上来。”叶季波说。另外,2015年小球受低温影响,开花率不高,这也成为今年市场对小球需求降低的因素之一。
拉动终端销售才能缓解产地供需。漳州万隆水仙花种植基地不仅在北京、广州等地有直营店,还是淘宝网上水仙销量排名前几位的店家。曾汉辉直言,水仙虽然是传统花卉,但消费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这几年,网络销售客源在增加,可很多消费者仍然不太懂养护,容易把水仙养成蒜,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