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什么品种,施什么化肥,打什么农药,当地苗农不需要纠结,都是看美心园林怎么做的。”当谈到安徽美心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时,滁州市全椒县种苗站站长胡开文这样介绍。作为滁州市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美心园林有着怎样的经营之道呢?据记者观察,定位准确、工业化思维是其核心。
主攻乡土树种
“紧挨公司总部的这块基地共有3000亩,主要栽植三角枫、朴树、榉树等乡土树种及一些常用花灌木。”虽参观当日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雨,但美心园林副总经理王中才还是开车带记者一行感受了一下标准化苗圃的雨景。定干在2.5米的三角枫、丛生朴树、丛生小叶女贞……“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美心园林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前瞻性预判,致力于做自己的核心产品,即乡土树种,包括乡土树种的标准化、精品化、造型化等。”听王中才说得头头是道,殊不知他入行没几年。
美心园林是达诺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涉及奶牛养殖、乳制品深加工等业务,后因环境保护因素,延伸产业链,于2009年租了500亩地,栽种了榉树、朴树等当地常见树种。牛粪及其他排污有机质,经深埋发酵变为有机肥作为苗木的基肥,“苗子长得很快,加上那几年苗木行情好,确实赚到了一些钱。”王中才告诉记者,美心园林于2011年才正式成立。
不仅“主内”的王中才变成了半个专家,“主外”的达诺集团执行董事徐之田也是一头扎进苗木圈“无法自拔”,更被不少苗木同行亲切称为“奶牛哥”。按胡开文的话说,“徐总肯学,且积极性很高,天天往林业局跑,跟着去各地考察。”正是因为肯学,愿意走出去与同行交流,美心园林最终确定深耕乡土树种,将三角枫、朴树作为主攻树种,并迅速成长为当地苗木行业的引领者。
林产承包模式
美心园林的苗木基地共8000亩,分布在7个不同的区块。分散的区块会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对于致力于建立标准化苗圃的公司来说。但美心园林根据苗圃基地的分布特点及自身特性,采用了工业化思维,推出了林产承包模式。
何为林产承包模式呢?王中才解释道,这是一种标准化管理模式,即按照工作点安排负责人,面积大的苗圃单独安排一个人,面积小的则一个人管理两个至三个苗圃。公司共招聘了三个苗圃负责人,制定了完善的奖惩制度,并按照苗木大小、分布数量、苗圃区位等因素制定生产额度,在养护管理方面,包括施肥、除草、修剪、浇水、除虫、喷药等技术环节,公司统一制定要求并提供技术指导。各工作点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任务即为达标。
此种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令管理者们腾出更多的时间钻研技术、经营之道,如此良性循环,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指导当地苗农的同时,自身发展也越来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