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

探索花卉旅游跨界与融合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7  

       娱乐界一直刮着一股跨界风,影视剧演员去抢歌手的“饭碗”;歌手去小品相声里“客串”;小品相声演员去影视剧里“抢风头”……《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等综艺节目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花卉旅游行业同样如此,除了花卉从业者,其他行业投资的或传统旅游项目“插足”的项目比比皆是,最近两年尤为突出。在第二届中国花卉旅游论坛上,主讲嘉宾结合自身经验告诉业界,如何在花卉旅游项目规划中通过跨界融合找到捷径。


 

跨界需要专业背景支撑


  最近几年,各地花卉旅游项目数量增长很快,参与者除花卉“科班”出身人士,行业外人士也不在少数。业外参与者通常拥有人脉资源与资金,看到花卉旅游业的前景,不惜重金投入急于抢占先机,但由于缺乏花卉专业技术支撑,导致运营成本持续增长,景区经营陷入危机。
 

  论坛上,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军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由于近两年花海项目大热,他兴致勃勃地弄块地,种上格桑花,坐等从花卉旅游大好形势下分一杯羹。第一年花开茂盛,游人纷至沓来。第二年看到格桑花田中长满荒草时,他一头雾水地追问:“我的花海呢?”懂行的人觉得好笑,但这就是花卉旅游跨界中失败的案例之一。


  花卉旅游可以跨界,也需要跨界,需要引入更多的旅游管理经验与建设资金。然而营造花卉景区,首先要对各类植物材料生长习性有足够的认识,或是团队中有具备花卉专业知识的人员,他们的专业素养体现在合理科学地选择花卉品种,以及后期运营中的养护管理上,这对景区的持续经营至关重要。比如,近两年紫色花海受到游客青睐,部分花卉旅游项目不考虑环境因素及维护成本,在一些本不适合柳叶马鞭草、熏衣草生长的地区大量用其营造景区,导致种植效果不佳,景区投资失败。
 

  诸如此类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的项目规划,未经严格论证草草上马,对方兴未艾的花卉旅游项目来说,必然会带来伤害。
 

 

融合需要多业态参与


  论坛期间,很多代表都认为,花卉旅游已经过了“撒一片种子,开出一片花海,围上墙就能收钱”的时代,那么产业如何升级呢?寻求多方融合,让一个项目更健康、更科学是需要所有从业者重视的。
 

  参会嘉宾之一、重庆大木花谷创始人夏雨在做花卉旅游项目之前,从事草花成品及种苗生产,经过10年花卉旅游经营打拼之后,她又重新审视花卉生产。她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花卉旅游可以是“花园+产业”,是经营花园与花卉产品的融合,如新疆的薰衣草庄园和一些玫瑰园、向日葵园、油菜花田等,除观赏之外,同时生产深加工产品或者农产品。
 

  此外,夏雨在重庆的林下花园既是游人休闲度假的花园,又作为生产基地生产了大量绣球和杜鹃。这些花卉产品一是可以作为花园自身的储备,二来可以对外销售获得效益,同时景区作为最好的产品展示窗口,能起到推广运用花卉新品种的作用。这种实例在国外屡见不鲜,如美国卡尔斯巴德花毛茛花海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也是球根生产基地。


  在花卉旅游中,花卉是前端,旅游是表现形式,随着行业升级,旅游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参与者更应充分利用手中资源,在旅游这个环节上,融合多种业态。比如花卉旅游+文创、花卉旅游+度假地产、花卉旅游+健身、花卉旅游+婚庆等。北京蓝调庄园就是典型的婚庆加花海项目,其占地1200亩,庄园规划中包含十余个创意十足的爱情主题景观,充分满足了目标游客的需求。
 

  花卉旅游是浪漫休闲式的旅游方式,在多种业态融合中需要充分重视体验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甚至可以说这是花卉旅游提档升级的重要因素。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乌恩表示,景区中要巧妙设置体验项目,体验活动要丰富有趣,从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相应增加景区收入。“不能让游客闲着,你越折腾他,他越高兴。”乌恩说,花卉旅游,工夫反而在花卉旅游之外。
 

 

规划应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花卉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也是本届论坛讨论的重点,做好项目规划至关重要,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细节上不断修正,让园区变得愈发完美。


  关于规划设计,到场嘉宾提出了很多颇具价值的建议。比如项目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花卉植物配置方案;规划应注重开发乡土植物,警惕跟风应用“网红植物”,避免同质化;不可违反因地制宜原则;不能只是大面积花海的打造,应规划组合花卉景观应用形式;引入花境、专类园形式设计精致花园等。这些建议为在建项目调整方案、新建项目严谨规划提供了思路。
 

  规划设计注重以人为本同样是论坛上的热点话题。一个花卉景区,需要为全家游、情侣游、朋友结伴游等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需求环境,精准定位才能吸引更多目标人群。更为重要的是,设计细节中体现的“人性化”。荷兰皇家建筑学会注册建筑师、NITA城市规划总监约斯特·范·霍克举例说,在花田中连接场地地块,应设置立体交通系统步游道,避免游客“只能远观而不可近玩”。有嘉宾提出,花卉旅游景区在设置儿童活动区域时,无论是植物色彩配置、景观体量大小,还是游乐设施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安全性,都不同于成人,必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符合他们的需求。

 

  演讲嘉宾名单:
  重庆大木花谷创始人 夏雨
  上海智友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剑秋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晓军宜昌花园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国文
  广东创旅城乡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裁 陈平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卉部经理 靳文东
  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理事长 张玉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乌恩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董丽
  三十度花园联盟设计总监 邓伟
  荷兰皇家建筑学会注册建筑师、NITA城市规划总监 约斯特·范·霍克
  重庆无际花园里度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博原
  上海林业总站高级工程师舒大慧
  (排名不分先后)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