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在线 >> 详细

植物根癌病的辨识与防控(中)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31  


根癌病发病条件


  根癌病发病条件主要有8条:1.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良湿度大;2.土壤肥力不足黏性重;3.土壤pH值偏高碱性重;4.林间(苗圃地、行道树等绿地)温度持续偏高(27℃至30℃);5.苗地连作;6.苗木接种时伤口多,“切接苗”尤易发病;7.品种差异明显,先天抗逆性差,易感病。如樱花根癌病对‘日本大岛樱’、‘千原樱’、‘八重垂枝樱’、‘染井吉野樱’较易感染;对‘关山樱’、‘菊樱’则较抗病癌。毛白杨根癌病的白杨派树种感病重于黑杨派树种。
 

根癌病发病症状


  根癌病发病症状主要分3个阶段:初期 肿瘤仅为1厘米至2厘米,速长到5厘米至12厘米,状如半球形或扁圆形,随着瘤体增大,颜色由浅至深渐变为白、乳白、黄白、浅黄,瘤体质地光滑柔软,略有弹性。
  中期 肿瘤膨胀,渐成球形,直径常达8厘米至18厘米,体色变深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有皱裂,质地稍硬。
  后期 肿瘤膨大为不规则球形,其上着生稀疏细根,瘤体外皮脱落,龟裂如“菜花”状,质地坚硬,状如握拳,瘤体直径可达2倍或数倍于其生长部位茎和根的粗度。
  病株地上部分纤细,生长势衰弱,叶色弱黄甚至畸形,植株矮化,枝梢干缩萎蔫,直至全株枯死,瘤体干化如焦炭。整体而言,幼树发病重于成年树,根颈部及树干上肿瘤大于地下根系着生的肿瘤。

 

根癌病及发病规律


  越冬 病菌在发病部位的肿瘤体内或土壤内越冬。
  存活 病残体分解后,病菌尚能存活2年以上。
  传播 病菌由水流、地下害虫、操作工具、采条嫁接等传播,远距离靠苗木调运传播。
  侵入 病菌由伤口或皮孔侵入寄主植物皮层组织,刺激附近细胞分裂迅速增生,形成肿瘤。未受损伤的根系,病菌也可刺激皮孔处细胞组织,形成小瘤,迅速肿胀膨大。
  条件:病菌在10℃至30℃范围内生存,最适发育温度为22℃,低于18℃或高于30℃病菌能成活,但不易成瘤。病菌侵入时如低于10℃,病菌可潜伏等待温度升至10℃以上时,再活跃侵染,若两年内寄主不存或环境不适,病菌就会失去致病力和活力,该病菌活力嗜碱,在pH值5.5酸性条件下病菌不能生长,失去活力,适生的pH值范围为5.7至9.2,在pH值6至9时均可生长繁殖,pH值6.2至8时容易致病。

 

樱花根癌病
 

干上癌瘤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