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在公园里的危害很严重,专吃草尖、嫩叶,一天就可以将整个草皮吃成像火烧山一样。黏虫是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一般夏末秋初太阳出来后,草地上温度在28℃至33℃时趋于活跃,在草尖上向四处爬行,尤其趋向水沟湿润处。夏末秋初应注意防治。
1.做好整个公园的病虫情报收集工作,对于面积大的公园,技术员每天加强巡视,不能遗漏边边角角。
2.保护好天敌,喜鹊、八哥鸟、麻雀、青蛙等益虫。引导游客,让天敌特别是鸟类能在小密度危害的草皮上觅食。
3.对于黏虫虫害密度较高的地块,应视天气情况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A.当遭遇雨季时,采用5%呋喃丹颗粒剂拌干沙撒施,每公顷60千克,活用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千克,或者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2千克,避免因下雨而耽搁用药导致黏虫毁灭性危害。
B.天气晴好可喷药防治,40%氧化乐果水剂350克+3%阿维菌素甲维盐600克兑水300公斤喷雾,或者锌硫磷+3%阿维菌素甲维盐600克兑水300公斤。
C.对低龄黏虫幼虫可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降低农药污染,保护天敌。每亩可选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50毫升至75毫升,或25%灭幼脲悬浮剂30毫升至40毫升,或20%除虫脲悬浮剂5毫升至1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
D.施药时应在晴天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喷雾要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喷雾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防止中毒。从8月初开始到10月,都是黏虫危害的重要时期。氧化乐果不易多次连续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并且喷药应该喷出草皮界限,界外的灌木也要一起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