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烈日,刚吃完午饭的陈军战又开始了他每天的巡山护林之路。一顶遮阳帽、一双解放鞋、一件迷彩服、一把镰刀、一个装满水的水壶,就是这位浦江县檀溪镇公益林护林员的所有装备。“防火防盗就是护林的重中之重。”在长沟坞山林,陈军战一边和记者介绍,一边弯下腰用镰刀割掉防火道边上的枯枝,以保证有火灾发生时能及时隔断,避免整片树林受到危害。根据网格划分,陈军战主要分管平湖村、长山村、寺前村一带的山,而这一片山林,陈军战已经守护了12年。
2004年,浦江县首次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也是那一年陈军战成为浦江第一批护林员之一。现在,他仍然坚守在这个岗位,和其他184位护林员一起,守护着浦江现有的50.55万亩公益林。
据介绍,2004年时浦江界定的公益林面积为28.48万亩,后经几次扩增,增至50.5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6.8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0.21%。
那么,如何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保证生态资源丰富,为“两美浦江”建设打好环境基础?浦江县林业局便从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护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管护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各乡镇成立护林联防委员会,设立监管人员,建立巡山护林制度。全县配备护林员185名,实行分片负责、联防管护。又从营林、森防、林政措施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切实加强对公益林的建设。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促进规范管理。浦江县相继建立并出台了《关于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规定》、《浦江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浦江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办(试行)》,县林业、财政部门制定了补偿资金使用和护林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2015年,浦江共落实公益林补偿金1222.83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987.77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5.06万元,全县有4个国有单位、254个村集体和7054户直接受益。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保护意识。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制作和发放生态公益林宣传牌105块,村级生态公益林公示牌162块,提高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12年的坚守和保护也获得了大自然的回报。2015年,公益林水源涵养量达10474.9吨;减少土壤流失119.94万吨,固碳量达9.08万吨,吸收二氧化碳33.20万吨,释放氧气24.24万吨,总计发挥生态效益价值23.11亿元。
公益林的增加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现在,浦江县有植物128科70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树种有6种,动物有6门16纲7目264科88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3种,实现总价值4.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