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玉簪(Hosta undulata Bailey)别名波叶玉簪,属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20~40厘米,叶基生,丛状,叶片长卵形,叶缘微波状,浓绿色,叶面中部有乳黄色和白色纵纹及斑块。在大型园林绿地之中常做带状或条状应用于林带及行道树下层,其叶片硕大,色彩斑驳,耐低温,近年来种苗需求量较大,常规繁殖方法为分蘖繁殖,因繁殖速度慢且极易发生变异,近年来我们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出大量种苗并炼苗成活,已规模栽植并有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外植体选取,采集
春季4、5月份,晴天上午9时左右,选取目标组培品种花叶玉簪多年生大株丛周围新萌生的外围单株苗,剥开周围的土壤, 露出其根部,用小铁铲带根部铲出分蘖株幼苗备用。
二、外植体清洗,消毒
将采集回的苗株清理干净泥土和杂物后,剪去下部须根,保留基部2-3公分长芽鳞,去除叶柄,先用5%左右的洗洁精浸泡2-3分钟,后在自来水下流水冲洗1小时左右。在无菌台内用75%的酒精消毒30 秒,无菌水冲洗3遍后用1%的次氯酸钠消毒15分钟,无菌水冲洗3遍,剥去外侧的苞片,用0.5%的次氯酸钠再消毒5分钟,无菌水冲洗3遍,将外植体剥去中间部分的叶柄,基部组织露出腋芽生长点,置入制备好的培养基之中,暗培养一星期,温度控制在20-22℃。
三、诱导培养基筛选
(1)MS 6-BA5.0 NAA0.2
(2)MS 6-BA3.0 NAA0.2
(3)MS 6-BA2.0 NAA0.2
(4)MS 6-BA5.0 NAA0.1
(5)MS 6-BA3.0 NAA0.1
(6)MS 6-BA2.0 NAA0.1
每组合10瓶,每瓶2株,培养26天。去除污染,分别统计汇总,记录正常保存的无菌芽苗数如下:
序号
|
培养基
类 别
|
接种数
|
污染数
|
40天留存 数
|
60天留存 数
|
备 注
|
1
|
(1)
|
15
|
1
|
10
|
8
|
1芽/瓶
|
2
|
(2)
|
15
|
1
|
13
|
12
|
|
3
|
(3)
|
14
|
2
|
10
|
7
|
|
4
|
(4)
|
16
|
1
|
11
|
8
|
|
5
|
(5)
|
12
|
1
|
9
|
6
|
|
6
|
(6)
|
13
|
2
|
10
|
5
|
|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同等培养条件下,相同消毒措施,不同激素处理的外植体材料,(2号)培养基组合是最适宜的花叶玉簪花梗腋芽无菌培养诱导培养基。
四、增殖培养
对于花叶玉簪已有的无菌苗,在无菌台上分别接转入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参照已有相关玉簪组织培养繁育技术文献)
(7)MS 6-BA2.0 NAA0.1
(8)MS 6-BA2.0 NAA0.2
(9)MS 6-BA1.5 NAA0.1
(10)MS 6-BA1.5 NAA0.2
(11)MS 6-BA1.0 NAA0.1
(12)MS 6-BA1.0 NAA0.2
移入培养室,光照度1000Lux.时间12小时/天,温度25 -1℃,培养36天观察统计增殖情况(转接统计时增殖苗0.5cm一下的芽不予统计, 单位:瓶、株、倍)
序号
|
接种数
|
污染数
|
增殖数量
|
生长状况
|
增殖率
|
备注
|
7
|
30
|
4
|
26
|
46
|
良好
|
1.7
|
2芽/瓶
|
8
|
26
|
2
|
24
|
51
|
良好
|
2.1
|
|
9
|
30
|
2
|
26
|
72
|
良好
|
2.6
|
|
10
|
28
|
4
|
24
|
57
|
良好
|
2.4
|
|
11
|
32
|
3
|
29
|
121
|
良好
|
4.2
|
|
12
|
24
|
2
|
22
|
85
|
良好
|
3.9
|
|
由上表可以看出,剔除污染,各配比类型培养基均有良好的增殖效果,其中(11)号培养基激素配比增殖效果最高,可达到4.2%。
五、生根培养
增殖培养后即可转入生根培养基,适宜花叶玉簪生根培养基组成为1/3MS 0.2mg/LNAA.转入生根后,培养条件光照1000-1200Lux,光照时数10-12小时/天,经45天左右须根长2-3cm时即可移入温室驯化炼苗。
六、炼苗移栽
生根瓶苗在炼苗温室防止5-7天后,逐步增加光照至4000-6000Lux,经试验对比适合花叶玉簪炼苗的基质为椰糠:国产泥炭:腐熟园土:细沙=3:2:1:1(体积比)
方法:消毒处理后的炼苗基质装入10*10的硬塑盆,将瓶苗夹出,去除培养基并清洗消毒,视瓶苗大小状况分单株或双珠栽入备好的基质之中,喷水淋透并常规化温室管护,待10-15天后每盆平均有1-2片新叶长出时即可移至室外背荫处或树荫下,进行自然生长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