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创业致富、扩大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也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中国鲜切花第一镇”的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成功运用“互联网+”鲜切花电子商务平台,带动花卉产业升级。
一大早,记者在双店镇西诺花卉种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几十名工人都在忙碌着,将绣球、小丽花、百合花等进行分捡、分级整理装箱。
西诺花卉种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这批绣球是今天早上五点多钟从李埝基地拉过来的,我们工人先对这些绣球进行一个简单的保鲜处理,马上装箱发往上海。
拥有15年花卉种球种植、销售经验的西诺花卉种业有限公司,进驻东海5年多来,通过出口及国内顶级消费群体的订单引导,大大降低东海的花卉种植风险。据了解,公司目前百分之六十的鲜花订单都是通过“易花电商”APP交易平台完成的,把鲜花从农场直接送到全国各地的花店,省去中间流通环节,直接送达到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以低价就可享到市场高价的鲜花。同时,还进驻国内多个知名电子销售平台,东海花卉销售走上了互联网+时代。
西诺花卉种业有限公司副经理柴文文:目前鲜切花的基地有200亩,线上的交易额大概占我们全部销售收入的60%左右,像我们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00多万元,销售量在两百万支左右。一般销往像广州、上海、北京,三个经济圈,以及像江浙沪地区为主。
如今,东海县百合品种已经突破200个,成为全国百合“品种最多、品种最优、品种最全”的种植基地。去年双店镇被欧洲荷兰确定为百合新品种试种基地,还从荷兰引进小丽花品种188个、绣球品种30个,芝樱150万株进行繁育种植。双店镇党委书记刘张华告诉记者,要想提高东海花卉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传统的鲜切花种植基地进行提档升级,形成既有花卉种植还要有销售的花卉产业升级版,让广大花农向互联网要效益。
东海县双店镇党委书记刘张华: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花卉这种新的模式,来扩大销售增加收入,目前双店鲜切花年产值已经突破了10个亿,连云港市首家鲜切花电商产业园,去年我们做了1.2个亿,通过线上销售鲜切花,今年可以突破2个亿,到明年后年我们力争鲜切花通过网上销售要占销售额的70%到80%。
“互联网+花卉”带动东海整个花卉产业链条的升级换代,鲜花经纪人慢慢地淡出市场,利润开始大幅流回到花农自己手中。这种良性的发展,也促进东海花卉产业的不断壮大。去年,“东海双店镇百合花”还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东海县“美丽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建成标准鲜切花日光温室10000多栋,面积达4万余亩,成为我省面积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