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云南省昆明植物园主任孙卫邦研究员一行4人到浙江舟山接受并护送60株普陀鹅耳枥苗木至昆明植物园迁地保护研究,苗木定植在该园极小种群植物展示区和保育苗圃,截至4月底,普陀鹅耳枥存活状况良好!

定植在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展示区的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播种苗

回归至普陀山佛顶山的普陀鹅耳枥幼林
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浙江省特有,全世界仅存1株野生植株,树龄约250年,有“地球独子”之称。普陀鹅耳枥还曾飞入太空,是 “天宫一号”太空育种试验的4种中国特有树种中之一。
浙江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特别是普陀鹅耳枥等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的物种的保护和研究,仅普陀鹅耳枥保护一项,“十二五”期间就投入资金161万元。10多年来,舟山市林科院教授级高工俞慈英带领的研究组,对该树种的保护和解濒技术进行了持续攻关研究,成功实现了普陀鹅耳枥的野外种群保护、扩繁和迁地保存。种群规模不断扩大,繁育的普陀鹅耳枥子代苗木已经达到3万余株,创造了该物种人工子代群体数量的新纪录,野外回归100余株。开展迁地保护,省内落户杭州植物园等地,省外落户南京植物园、上海植物园等地。还在普陀山、沈家门等地与园林部门合作开展园林绿地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