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浙中资讯 >> 详细

永康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两美”建设侧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1/4  

引言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传说的轩辕黄帝在石城山铸鼎开始,五金在永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五金文明史。

  这是一段传奇的经历:富有深厚禀赋的永康五金进行了一次次蝶变,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大放异彩,造就了一座享誉中外的中国科技五金城。

  这是一座城市赶超崛起的发展印记:80年代,敢闯敢干的永康人用铁榔头敲出了一个“五金之都”;90年代,开拓创新的永康人,用一股股“浪潮经济”为这座城市赢得了“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等国字号荣誉;跨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大浪淘沙的永康人,以坚守实业的信心和魄力使这座城市成为浙江省最稳定的区域经济板块,由此带动了永武缙产业集聚、总部经济创新发展,同时也为“永康制造”迈入高端吹响了号角。

  “十二五”期间,创业创新的永康人,从“壮士断腕,从绿水青山‘捧出’金山银山”,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再一次以豪迈的转型迎来“十三五”的美好开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三千里。永康,在“二次出发,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建设‘两美’永康”的道路上,再次站在了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全面打造“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

  “工业是永康的主战场。必须紧扣转型升级主线,促进提质增效。”2014年8月,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永康调研时,对永康工业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称赞每次来永康都能在工业经济等领域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永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5年10月9日,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在《永康工作》第49期上的批示,对永康的发展寄予了深切期望:“金华赶超发展,永康要挑大梁。”

  2015年12月24~25日,金华市委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在永康组讨论金华“十三五”规划时,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表示,金华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永康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永康各级党委政府在新常态下,要认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高举“工业强市”大旗,全面打造“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金华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作出更大的贡献。

  永康市委书记徐华水表示,实现永康工业转型升级,是永康市委、市政府的期许,也是永康老百姓的期待,更是永康挽弓搭箭、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实现“二次出发”的目标所在。

  ———立足政策引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2014年,永康综合评价成绩远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总量规模在浙江Ⅱ档的1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连续三年获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先进单位,位居金华之首。2015年,永康跃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9位,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县级城市第18位。

  为寻求新突破,再创新佳绩,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综合实力,成功迈入规上工业总值“千亿元俱乐部”,2015年,永康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政策激励,着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帮助企业“换档加油”。

  “机器换人”实施“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奖补总额上不封顶,奖励标准领先全省,成功调动了企业以“技术红利”再造发展优势的积极性。到2017年,永康力争三年内“机器换人”设备投入170亿元。

  ———重视实业回归,拓宽工业发展路径。“十二五”期间,“回归实业”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蔚然成风,永康当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敢闯敢想敢干的永康人,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勇于先试先行,给这个并不陌生的名词注入了新内涵:借力创新驱动,以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迎接新挑战。

  浙江浩天实业公司先后投入4亿多元引进顶级机器人,淘汰了过去所有的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孙建勇说:“企业一线工人现在虽然减员六成,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浩天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生产全铝发动机缸体的企业和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品牌的供应商。”

  永康市长金政表示,以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实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已成为永康广大企业主的诺亚方舟。“十二五”期间,永康工业产值平均增长均达到两位数,而外来务工人员却减少了10多万人,第二产业的富余人员开始向第三产业分流。

  ———依托一园两区,推动集聚经济发展。永康拥有“一园两区”(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永康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以现代五金产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为把握“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的发展方向,依托“一园两区”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直指与世界对话、与国际接轨。

  与此同时,永康立足五金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把在外创业的10万永商组织起来,创新建设全省首个县级多功能浙商回归创业创新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总部”和“科创总部”。2015年,永康总部中心实现税收超4亿元。

  “永康不仅是浙中工业的孵化器,更是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本。”“十二五”期间,省、金华市多位领导在永康调研时,对永康工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和经验赞赏有加,并要求在全省、全市推广。

  “十三五期间,永康工业转型升级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全面建设成为‘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永康市领导表示。

  

  

  绿色发展是“永康五金”最亮的底色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作为工业发达县市,永康已提前遭遇资源紧缺、环境约束等难题。对永康而言,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事关百姓福祉、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2013年7月,永康市委全会提出了“二次出发,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发展战略,吹响了永康“二次出发”的号角。

  2014年7月,永康市委全会提出了“建设美丽永康,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永康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征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二次出发”迈出了新步伐。

  2015年7月,永康市委全会决定,着力加强自然和政治社会“两大生态”建设,全力推进“二次出发”,为建设“两美”永康提供有力支撑。这“两大生态”,就是山青水秀的自然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从永康的一份民生支出账单上,我们看到这份“绿色发展”的选择:2014年,永康市民生支出达33.2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91%;2015年,永康市民生支出达35.93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占全市支出比重达81.91%。

  而从财政支出项目来看,永康用于青山绿水建设,打造“创新、宜居、品质”现代化五金名城的比重明显占了大头。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永康累计投入15.73亿元,用于农业农村环境治理。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庄整治、生态补偿资金和平原绿化资金。

  “十三五”期间,对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水平全面小康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两美”永康,亟待破解三个难题。一是产业层次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转型升级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二是资源要素紧缺,永康的河流、土壤、空气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是雾霾天、食品安全危机等经济发展的不良“副产品”,成为影响百姓获得感的热点问题。

  只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逐一破解这一难题,推动永康绿色发展。当下,结合永康的发展实际,要继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着力改善外部环境的“外形拳”,以及浙商回归、“四换三名”、创新驱动、市场主体升级、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五大百亿产业培育等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的“内形拳”。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建设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彰显特色小镇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永康蓝”成为朋友圈里的新常态。

  永康市委书记徐华水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五大发展理念”事实上凝聚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使中国经济真正走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可循环、可持续的道路。“十三五”即将开启,永康将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二次出发、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建设‘两富’‘两美’永康”这一主线,全面打造成“创新、宜居、品质”的国际五金名城。

  

  

  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

  “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2014年6月,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参与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的县级市,永康市发布了自己的城市质量精神,提出要围绕“创造美好生活”这个目标做好为期两年的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工作,努力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成本,赢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使市民的衣、食、住、行能够更安全、更舒适、更美好。

  曾几何时,“坐在垃圾堆上数钱”、“小五金小搞搞”成为永康这座城市和“永康制造”的代名词。

  痛定思痛之间,永康对“质量”一词的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全市对质量的重要性有了更高认知。其实,早在20年前,永康就对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等行业进行过大整治。这些行业正是经过“刮骨疗毒”的整改,才依然成为目前永康的八大支柱产业。

  永康市长金政说,粗放发展带来的问题大家都有深切的痛感,只有质量抓上去了,才能确保空气新鲜,饮水清洁、食品安全,产品和服务称心。

  如今,坐拥“七都一城”8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永康,如何让这些招牌的含金量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得到,成为摆在永康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项很艰巨的工作。要挖掘“七都一城”的附加值,就需要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创建来实现。

  许海兵是浙江省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人事主管,他还有另一个值得自豪的身份:永康市首席质量官。作为全面负责企业质量安全工作的主管人员,许海兵以及他的QOC(质量优质服务)团队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三锋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动力机械装备的,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也是全国第一家出口免验电动工具的制造企业。为营造以质量为标准的企业文化,许海兵下足了功夫。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基础,从生产、研发、工程、采购等部门抽调精英组成QOC,凡是在某个环节遇到难题,小组的作用便是围绕难题开展专题讨论。今年7月,QOC小组从在杭州召开的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上领回了沉甸甸的二等奖。

  像许海兵这样的首席质量官,在永康一共有70多名。他们已然成为永康质量强市的尖兵和先锋。

  此外,永康市产品质量反溯机制已被国家质检总局写入质量标准;成功入选“浙江制造”品牌培育首批7个试点县市之一;在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中,和中国计量学院联合创办了永康质量学校,由市长担任校长。截至目前,质量学校已为行业和企业举办集中式培训17期,培训2300多人次。自编教材12本,其中公共教材5本,专业教材7本。这些教材已在3所公立培训机构、2所社会培训机构和3所中小学校分别植入。

  2015年9月18日,永康作为唯一的县级市,参加了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建设质量强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座谈会,永康“质量强市”的经验受到全国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充分肯定永康经济社会发展和质量强市取得的成绩,希望永康成为建设质量强市的全国样板和示范。2015年12月,永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省级验收。

  后 记

  2015年的岁末,永康高铁正式通车,永康五金加速融入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方岩综合整治全面突破,以方岩赫灵小镇、众泰汽车小镇、中国农机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国质造·永康好五金”正式登陆阿里巴巴……

  “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我们打造了一支‘狮子型’干部队伍。”永康市委书记徐华水说,干事创业需要一支敢担当有作为的战斗团队。“十二五”期间,永康开展“三严三实”专项教育,按照“三不三看”选人用人导向,打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开展了“打霸拔钉”专项行动,特别是查处了一批黑恶势力和农村党员干部中的“霸”、“钉”,得到了省委夏宝龙书记、王辉忠副书记的批示,“打霸拔钉”经验在全省推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永康,在“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