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出落羽杉属杂交种中山杉就是这样,继在城市绿化建设上展露雄姿后,近年又受到林业部门的推崇,在一些地方,中山杉甚至成了造林的“一号树种”。
11月初的上海崇明,除了
水杉挂些黄叶外,这个生态岛上还是满目青翠。驾车行驶,在一晃而过的碧水绿树间,偶尔能见到几株或一排宝塔形秀丽挺拔的树木,格外吸引人。“那就是中山杉。”在崇明做造林施工的沈经理告诉记者。
在崇明新村乡的一片围堤地里种植了几百亩的杉树林,有水杉、
池杉、落羽杉和中山杉。这片2008年春季栽植的林子现在已经郁闭,中山杉长势最好,明显比其他几种杉树旺盛,树体高大,郁郁葱葱。水杉生长最差,胸径不到中山杉一半,树叶已开始凋落。中山杉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长势整齐。在国农桥附近的一条公路两旁,分两段,分别种植了中山杉和落羽杉。种植中山杉的路段,树木高矮大小大体一致,种落羽杉的树形、叶色、高矮差别较大。
今年春季,新村乡一条公路旁种了几千株胸径3厘米的中山杉,因为岛上风大,都做了支撑,现在树上已萌发出了稠密的枝条。“成活率在90%以上。”沈经理负责这个项目的施工,他说从春季到现在栽植的树胸径增粗了0.5厘米至0.8厘米,当时对枝条做了重剪,“长得非常快,估计明年这时候胸径能到5厘米。”这些
苗木是靖江市国家中山杉良种基地培育的,谭俊辉经理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成活率,胸径3厘米的苗子他们都做过两次移栽,还负责对施工方做
技术指导,“只要在萌芽前栽,浇足水,成活是没问题的。”
据了解,目前崇明栽植的中山杉超过50万株,今后还将大力推广种植。“崇明从2013年决定,岛上造林主要用杉类,要占到总量的30%,杉类中70%要用中山杉。”上海市崇明县林业站站长吴德平说,通过10多年时间的试验、观察,他们发现中山杉有8大优点:耐盐碱,几乎是杉类中最好的;树形漂亮;没有病虫害;在崇明只有1个半月落叶期,半常绿;耐水湿;抗风性好;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也不错。
崇明2002年开始大规模造林,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了90多个树种。两三年后,林业部门发现很多树种不适合在崇明种植。“特别是在北面的滩涂地上,盐碱含量平均达到千分之四,最高有千分之八,种的女贞等耐盐碱的树都死了。”吴德平说,这时靖江中山杉良种基地来推荐中山杉,他们试着种了一些,表现非常好,就开始批量种植。在办公室里,吴德平打开电脑,给记者看他拍的一些照片,“清除掉滩涂、盐碱地里长势不好的树后,补栽上了中山杉,长得非常好。
在土质好的地方,长得更好。”为了防止一些施工单位拿池杉等冒充中山杉,崇明林业主管部门还启用了第三方监理,发现一株拔掉重栽。
作为一名资深林业工作者,吴德平认为中山杉在3个地方造林最有优势:盐碱地、防护林和成片种植。“崇明的东平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森林公园,上海准备在横沙岛东滩上再造一个不逊于东平的森林公园。”吴德平说,他觉得目前最合适的树种就是中山杉,“作为高大
乔木撑起林子的骨架,几千亩的林子,那气势一定很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