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

金东推进平原绿化打造美丽经济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  

     

 

  来到金东,你的两个身体器官会感觉特别舒服,一个是眼睛,还有一个就是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金东近观眼前满目翠,放眼远处绿更浓。

 近年来,金东区以 “美丽金东” 建设为主目标,以“五水共治”、“无违建区”创建、环境卫生整治三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绿色新城、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农田林网、绿色通道、绿色河渠、绿色庭院、绿色厂区建设,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作。去年,金东区共投入绿化建设资金1.61亿元,完成平原绿化面积8100亩,提前一年完成省“十二五”平原绿化任务。

 如今,绿色已经成为金东的底色,小区庭院、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满眼绿色、生机盎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5.38%,林业用地面积46.56万亩。到今年年底,金东区将改造提升绿化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5.6%,平原林木绿化覆盖率上升到25%,林木绿化率上升到46.12%,力争创下国家级森林城市。

 苗木产业撬动绿色崛起

 连日来,澧浦镇政府西侧的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和施工车辆进进出出,施工人员正忙着铺设碎石,压实地面,争分夺秒赶工期。而在澧浦苗木城内,工作人员则忙着粉刷油漆、布置场地、收集资料,为即将举行的中国苗木交易会做准备。今年的中国苗木交易会将于11月19~22日举行,这也是金东区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苗木交易会。

 苗木产业是金东农业的主导产业,金东把平原绿化与苗木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多届苗交会,积极扶持,让苗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营造了满眼绿色的城乡环境,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到2013年,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约10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1/3以上,苗木销售额达30亿,种植经营户近3万户,已经形成集苗木种植、展示、经销、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苗木产业链。

 澧浦镇就是凭借着苗木产业带来的绿色优质资源,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人文底蕴、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串珠成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浙江省十大美丽乡镇,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游玩,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东起曹宅镇春塘村,西至曹宅镇午塘头村,南起杭金衢高速公路,北至北山,这块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区块,是今年金东区重点打造的花木盆景特色小镇,该小镇建成后,将具备盆景艺术展示、森林休闲度假、禅意文化养生、古镇文化体验、民宿体验、新区创意休闲等六大功能。

 作为该区块内的重点项目和金东北线绿道上的一处重要景点,浙江盆景文化艺术园于2013年1月开始建设,截至目前,340余亩的主景观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园内摆了上万盆罗汉松、黑松、柏树等品种盆景,盆景文化长廊、菩提广场、如意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一些人文景观建设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一座集盆景产业、休闲旅游、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呼之欲出。盆景园的建成,织就了一张巨大的绿网,为金东区打造“点上有特色、线上有景色、处处皆绿色”的美丽乡村景观带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曹宅镇的盆景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特别是浙江盆景艺术文化园的建设,极大提高了盆景艺术的品位和档次。加上当前大佛寺景区、北线绿道、龙头殿生态沟景区等项目的陆续建设,花木盆景特色小镇未来将成为金东区的又一处‘森林氧吧’。”金东区发改局副局长吴谊林说。

 从当初的规模化,到如今的产业化、精品化,金东苗木产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开始转向精品盆景栽培,在曹宅、赤松等乡镇,从事盆景栽培的农户有近3000户,培育面积达上万亩。

 去年,金东区以入城口和沿线公路主干道为重点,采取“承租绿化”的创新模式,将金义快速路互通口、十八里立交桥等互通口空地承租给苗木公司,打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林带,共营造通道绿色林带1000余亩,城郊连接口及主干道基本实现绿化全覆盖。此举既绿化了道路,又节省了政府开支,更是让苗农得到了实惠,促进了苗木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金东将继续发挥好传统优势,坚持好、发展好苗木产业,做大做精做强苗木产业链,实现与平原绿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水岸同治带来“金山银山”

 蜿蜒的河道边,树木迎风招展。远处的山脉勾勒出弧度,放眼望去,树木郁郁葱葱,醉人的绿意夹杂着清新的空气让人身心舒畅。10月25日一大早,源东乡新梅村村民张明芳沿着孝顺溪散步,这个习惯她一直坚持着。“山清水秀空气好,走几步精神都好多了。”张明芳说。

 水流潺潺,杨柳依依,林间鸟翔,水下鱼游……孝顺溪新梅村段景色十分优美,而河流尽头的“桃花岛”, 岛上翠绿的草坪与洁白透润的石凳相映成趣,植被、休闲平台、游步道一应俱全,清新的空气,让人备感畅快与惬意。

 “曾经的‘桃花岛’可是个人人掩鼻的大粪坑,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源东乡最闪亮的一处景点。”源东乡相关负责人范建华说,“桃花岛”占地30余亩,与洞源水库库尾相连,优美的风光也为源东乡发展生态旅游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金东区扎实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以水岸同治助推平原绿化工作。按照“源头治污、河道清淤、岸坡绿化、生态修复”工作思路,金东区结合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独流入海等工程项目,对流经辖区内的东阳江、武义江,以及汇入这两条河道的20条主要支流进行全面治理,完成清淤130万方,河道堤岸绿化率达到90%以上,特别是辖区内全长61公里的最差河流孝顺溪,经过清淤、绿化等不懈整治,实现了从最差到最美的华丽嬗变。

 在塘雅镇施塘头村前斗山的一块坡地上,番薯长势喜人,旁边还有一整片枇杷树,承包人邵旭生正在田间喷洒农药,悉心经营着这片新天地。一年前,这片面积4800多平方米的土地还是臭气熏天的猪棚,泔水、污水横流,猪粪满地。猪棚拆除后,政府积极引导邵旭生转产转业,对土地进行复垦,并在种植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帮扶。“番薯今年收成不错,第一季成熟时,我把番薯加工成番薯粉,每公斤卖到了20多元。”邵旭生望着眼前的这片绿色,眼神里充满希望。

 臭烘烘的畜禽养殖转为高科技大棚种植,违建厂房拆后冒出绿色瓜苗……在全区上下强势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行动下,复耕、绿化、改造、添景,这样的变化正在金东大地上悄然发生着。今年上半年,金东区关停退养生猪养殖场184家,拆除栏舍3.59万平方米,整治取缔“低小散”等无证无照企业258家,完成截污纳管管网建设15.2公里。31个乡镇交接断面中,Ⅲ类水以上的水质断面同比增加了6条,劣Ⅴ类的减少7个。

 与此同时,全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通过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措施,着力恢复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用水条件,今年共计划整治河流188.8KM,涉及澧浦、孝顺、岭下等8个乡镇,保护村庄165个,受益人口将达到11万余人。

 

 

  农旅融合催生美丽经济

 每到周末,总有不少骑行爱好者会前往金东南线绿道骑行,这条绿道俨然成为了市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南线绿道地处义乌江南岸,背靠巍巍南山,分成三个“环”:第一环是积道山,第二环是山河溪水库,第三环是20公里绿化苗木长廊。从积道山脚出发,一路向东,风光旖旎。澧浦镇还修建了西溪—东溪绿道,从毛里村沿着西溪取道,途经湖北、后余等村,将金东两条最美河流串联起来。

 除了已经建成的南线绿道,北线绿道工程也在稳步建设中。据了解,北线绿道工程途经赤松和曹宅两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始于赤松镇大源村北侧桥头,与仙源线相接,然后向东延伸,沿山横桥水库岸边展线,经横腊村南侧向北,终点至姜山村。错落有致的复古建筑、花香馥郁的田间小路、绿草成片的广场……届时,北线绿道会和南线绿道一样,成为骑行爱好者的乐途。

 去年,金东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创建了赤松锦林佛手园、上荷塘寨春农场等多个国家AAA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澧浦的房车露营基地等绿地景观,变沙地为绿洲,前往休闲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上半年,游客数量已达19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73.4%,增幅位列全市第一。仅源东桃花节,就吸引了20余万人次前往赏花,其中3月22日当天,游客数量达4.1万人,游客数总量、单日游客数均创历史新高。

 孝顺镇白溪村是全区第一个将民宿融入到乡村旅游的专业化村庄,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保存完好的民间遗存,大力发展慢生活乡村休闲旅游业,并从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我们村现有12家民宿,全部实现统一菜单、统一标价、统一管理,从去年7月份正式营业以来,游客络绎不绝,遇上节假日房间甚至全部爆满。”白溪村村支书叶建洪说,目前,全村民宿经营户每月收入在7000元到两万元不等。“旅游是绿色经济,没有污染,又能帮助村民致富,何乐而不为呢?”叶建洪笑着告诉记者。

 目前,赤松的樱桃、杨梅,江东的桑葚、蜜梨,曹宅的枇杷,源东的白桃采摘游等都已颇具名气。截至2014年底,金东区已培育省级农家乐特色点5,市级农家乐特色点17家。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79.37万人次,同比增长82.51%,营业收入达5045.24万元。

 

 

  平原绿化托起美丽“脊梁”

 “以前城里人才拥有的公园,现在我们家门口就是。”在塘雅镇塘二村村民葛桂芳看来,集镇入口新建的绿地是他最值得拿出来“炫耀”的。

 塘雅镇因身处金东内陆,集镇建设相对滞后,绿化美化对当地居民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下决心改变集镇落后面貌,在金义快速路至塘雅集镇入口段,铺起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中间还有鹅卵石砌成的小路、石头搭建的凳子。镇长吴晨飞说,镇里下大力气将入口处7000余平方米的荒地进行平整,并进行了绿化,集镇门面瞬间就“高大上”了。

 除了塘雅集镇,澧浦集镇的绿化景观建设也别具一格,在周围小区高楼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现代化、城市化。金东借助平原绿化,因地制宜建设农民公园、小果园、小花园,并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村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丢乱扔现象进行全面整治,适当地打造一些绿化景观,做到房屋周围有树,村庄周围有护村林荫道,集镇周围有围城林,家美、庭院美、村庄美……不断提高平原绿化水平,使金东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加突出。

 经常驾车的朋友会发现,金东区域内的二环南路、二环东路、仙桥立交桥段、金义快速路以及部分乡村道路变得越来越“养眼”了。在二环东路接近李渔路口路段,中央绿化隔离带内全是高大的雪松,它们就像一道长长的绿色屏障,起着吸收空气中的扬尘及降噪音、减轻驾驶员视觉疲劳的作用。在仙桥立交桥路段,作为市区另一入城口,其圆形、三角形、条带状的绿化景观同样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去年以来,金东区结合“四边三化”、无违建区创建等工作,完善金义南线、金义快速路等41公里的主干道绿化提档,完成金武公路、曹塘澧公路、金港大道、东华街等42公里的干道绿化种植,营造沿江公园绿化面积10余亩。

 城乡一体,同步推进。在金东新城区,无论是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建筑艺术公园、区政府门前的大草坪,还是王坦溪、武义江两岸,随处可见草木葱茏的场景,每一处都是城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金东区与市区连接的一扇窗口,去年以来,金东积极有力地推动精品城市建设,不仅完成了义乌江沿岸、施光南广场、建筑艺术公园、丽泽公园、艾青文化公园等城区公园的绿化建设和改造提档,更是对金瓯路、李渔路等城区主干道进行了整治,并在道路两边和一些交叉路口建设了绿化景观带,在绿色的底色上增添了一抹彩色和亮色。

 新区重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养护城区绿化,他们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绿化主体,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绿化事业,用于住宅小区、单位绿化、工业园区绿化和生态公园、森林休闲观光建设等。同时建立完善“专业队伍+属地管理+门前三包+督导检查”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绿管绿,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