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惊,如今我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规模已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笔者认为接近2000万亩。
从结构上看,75%左右的花木生产面积是掌握在跟风定位和非标准化生产的小型企业和散户手中。传统大中型苗木园林企业的生产基地和新进入苗木行业的大中型基地,部分是按照准标准化来建立的,但占不到总面积的20%。
虽然苗木生产面积很大,但要采购到符合市场需求的批量标准化商品花木却有一定难度。各品种的商品规格较散乱,有些品种的规格又很单一,少有各品种、各规格较完整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标准商品系列。这说明产业体量虽大,品质却不尽人意。也就是说较大部分在地产品没有按照市场,也就是各类型园林工程所需的商品规格和品质要求来生产,也是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苗木的株行距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商品化的形成。部分产区缺乏科学管理,病虫害严重。相当一部分苗木种植企业还处于“种上再说”的初级管理阶段,不了解自己栽培的苗木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应该通过何种精细化、量化的生产管护和培育模式来实现商品生产目标,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目的。
大家都在讨论产业标准化的问题,也到国内外参观学习,但什么是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标准化,它有具体哪些内容,可能部分从业人员还不太清楚。
下面,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多年在新品种选育、苗木生产、标准制定、产品营销和国内外考察的间接经验以及亲自主导大型万亩生产基地的全面标准化整改得出的直接经验,对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标准化作出一些概括性的诠释,希望能对我国花木产业的标准化推进有参考价值。
绿化观赏苗木产品的标准,基本上是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升级为地方标准、省级标准和国标,用于指导企业、地方乃至全国此种苗木的标准化生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商品标准
风景园林设计师们的设计,是按照一种理念、一个定位、一个主体、一个命题,结合建筑美学、景观美学、植物美学创作出来的能充分表现主题内涵的艺术作品。其选择的每一种绿化观赏植物都是围绕主题表现的元素之一,它们各具特有的观赏属性,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的观赏属性和表现力,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或诠释出主题的内涵与风格。现实中,设计方案敲定后,设计者理出所需花木清单去采购时,得到的信息反馈却常是:有一部分没有,或者商品规格不合设计要求。只有无奈地进行调整,对于这个艺术品的完美展现也就只有遗憾地打折扣了。这说明需求不太了解生产,生产也不太了解需求。所以生产符合园林景观设计需求的绿化观赏苗木商品,是生产者的首要抉择。
1.商品品种(首要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我们在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标准前,首先选择的是适合市场需求和适应基地生产条件的品种。它不单是能在你的基地里生存下来,而且通过你的管护和培育还能有较大的生长量。品种选择不好,既不会被市场应用,更不能给你创造出高价值。所以,通过经济核算,除去生产综合成本能够保证有较丰厚收益的,适销对路又适应基地生产条件的品种,才是你的首要核心竞争力。
习主席提出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梦想,解读“美丽中国”的内在含义,笔者认为,除了国家强盛、经济发达,生存环境绿色、生态、环保以外,那就是挖掘和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富多样的生活与居住环境文化,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出崭新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新世界。通观我国各地环境现状,除南方部分地区外,几乎都欠缺多种色彩。所以,根据打造“美丽中国”理念,各种表现形式、各种规格形态的彩叶、观花、观果、芳香树种会得到市场青睐,其中选育具有以上特色的乡土树种或引进适应生产条件的外来树种尤为重要,因为它既适应当地环境,又具典型特色,能打造出不可替代的地标品牌景观。
在现实园林景观中,我们还需要很多个性化商品。但是,它们同样需要商品标准和生产标准。
2.为选择生产的品种制定商品标准(设定商品生产目标)
园林树木与经济林木价值的最大不同,除品种以外,就是观赏性和文化内涵。除了这两个表现特点以外,还有它的各种规格要求,也就是它的姿态———商品标准,主要有:米径、分枝点、冠幅、总高度等要素,它们之间应该有使之展示姿态协调的数据配搭。这些规格结合它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综合体现出它的价值。
对于园林树木,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品种和类别如: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和它的分枝点、冠幅等要素来评估它在园林景观中的用途。我国多种风格和主题的景观需要千姿百态的园林树木,但绿化乔木用在行道树上的数量远远大于用在园林景观上的量。所以绿化乔木尤其是生产规模大的绿化乔木,最大出路在于行道树。为便于通行,行道树对分枝点有高于行人和大部分车辆的特别要求,例如现在法桐的分枝点为适应需求提升到4米左右。
四川囤积了20万亩以上的桂花,分枝点多在1.4米至1.6米。这个分枝点相当尴尬与无奈:黄河以南上档次的干道、广场等景观大都需要它的衬托,但因分枝点不够高,需要做木箱或建花台来抬高树冠,以便通行。这样既占地面空间、成本增高且不便养护。上海等多地的园林工程公司都向笔者要过分枝点在2米以上的桂花,量很大,但现实中没有,如果有,早就会被抢购一空!这说明,从业者生产的中小乔木,如果产量很大,也可在行道树应用中找出路,但需要其规格尤其是分支点达到要求。
商品标准对一种植物来说不是单一的规格标准,而是存在于生长全过程的一个系列。每一个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可以设定几个系列,这样既能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又能把该品种的市场价值发挥到极致。
表1为低分枝点灌木型桂花的一个商品标准系列(省级标准)。
发达国家的苗木企业由于产业和市场成熟,有很大比例的生产是以订单形式进行的。经销商订单上的商品规格要求,就是生产商的商品标准。
观赏苗木尤其是绿化乔木的又一特点是生产周期长,通过多年培育才能长成商品。要使你现在生产的苗木在几年后能适应市场需求,卖得出去,在选好品种后,还要根据其用途,制定好商品标准。
苗木商品标准制定应由技监部门牵头,召集风景园林、林业管理、科研部门,市政、房地产设计部门,苗木生产、营销等单位参加,根据每个品种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综合考虑确定。标准制定由苗木应用和设计部门共同参与,能为以后的销售打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