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苗木经纪人和园林工程公司请注意:此人为某苗木经理李某,到处坑蒙拐骗,不讲诚信,去他家买苗,交了1万元订金,搞不起齐货,还不给退订金,说是招待费花掉了。以后再也不去那边买苗了。”前不久,在朋友圈里一条微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不仅是因为被投诉者是笔者的“旧相识”,更因为如此情况在当下确实比较少见了。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有人干了坏事,很快便“家喻户晓”,“坏人”的损失会非常惨重。如今,失信成本已高得让人难以想象。
苗木交易环节中的不诚信行为一直存在,特别是在本世纪初的几年中还曾一度频发,不足为奇。当时有几处苗乡,由于一些人以次充好、强买强卖等行为,被赋予“骗子之乡”称号。为防受骗上当,有人总结出“苗木骗术的几大类型”,并给出了破解“绝技”。虽然在当地不诚信者只是少数,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窝汤”,以至于当时大多业内人士对这些苗乡谈虎色变、敬而远之。这些口碑不好的苗木产区也吃到了苦头,后来很多年都翻不过身来。
随着产业的发展,苗木经营者愈发注重诚信经营,以高质量的苗木产品和良好服务赢得客户口碑,市场拓展,赚钱也水到渠成。那些曾经口碑不好的地区也积极努力转变,重新树立诚信形象,某些地方的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专门还建立了“经营户诚信档案”,效果显著。
“失信”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萌发,到新世纪初的多发,再到近些年的快速减少,苗木交易环境已越来越好,以至于如今发生一个“欺诈”事件会让大家难以接受。业者可能没有过多留意这种转变,但人们一定会记得,前些年很多苗木人在谈自己的经营理念时,都会将“讲诚信”具有稀缺性。而近两年“讲诚信”提得少了,反过来讲,也是由于“诚信”这种素质已经不再稀缺。可以说,现在苗商诚信经营 时代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