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4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展会展览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中国、荷兰、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展商。与以往展会明显不同的是,家庭园艺成为今年展会的主旋律,布展设计、产品选择营销理念无不围绕这个主题,家园园艺风起了。
新老企业聚焦家庭
如果说前几届展会,家庭园艺是“小荷展露尖尖角”,今年无疑呈现主流趋势,展会中的新面孔大多与家庭消费相关,老牌企业也纷纷转舵,将重心向家庭园艺靠拢。
“新面孔”主要集中在发、多肉植物、盆器和进口鲜切花领域,这是对市场新兴消费热点的直观反映。由于多肉市场持续火爆,今年参展的多肉展商超过10家,而去年同期的参展商数量仅为3、4家。
伴随着多肉植物的兴起,多肉盆器越来越受关注,今年展会的“新面孔”中,盆器生产企业占很大比例。今年第一次参展一些公司专门生产手工盆器;奇石盆器、宜兴丰陶汇等生产石头盆、彩釉瓷盆;各种柳编草编盆器。这些商家表示,现在国内消费者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十分看重盆器造型的艺术性和设计感。
“新面孔”在家庭消费市场初露峥嵘,老企业也不甘示弱,将产品设计和应用家庭消费紧密了、结合。今年展会中特装展位增多,设计美观个性,参展商为吸引消费、推广自身产品,在布展方面十分用心,如以草花为主打将当下流行的草花新品种设计成家庭花园,引得观众纷纷拍照。
“小”字当道
由于整体向家庭消费转变,“小”成了本次展会的关键词。主流盆花由大株型转向小株型,由大盆径转向小盆径,小盆花和小多肉引领市场风潮,小盆器、小包装资材产品受欢迎。
今年主流盆花种苗企业参展不多,但产品都围绕“小株型”这个主题,如广州绿聚隆、厦门兆翔等推出大量小株型蝴蝶兰品种,黄色和粉色的双梗花、多分枝品种比较受关注。除了目前市场热销的长寿花、丽格海棠外,盆栽菊、小丽花、木槿、微型月季等小盆花品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种苗公司也不断加强自身品种储备,走多元化经营的方式降低市场风险。
此外来自国外的永生花产品非常受关注,种球产品的销量和种类每年都在增加,精致草花品种转为小盆花的销量和品种也在增长。由于家庭消费兴起,花卉产品逐渐从市场低谷中回升,这或许正预示着,中国的家庭园艺时代正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