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抢抓机遇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在磐安县委书记陈蕾妍眼里,磐安发展正站上新起点,面临新机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全市上下推进,磐安刚刚“摘帽”,金华正在加快打造休闲旅游千亿产业……
因此,在不久前举行的磐安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她提出,磐安最独特的资源是中药材,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为统领,两者融合提升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是磐安“摘帽”快跑、二次创业的主旋律。
从南到北铺开水墨画卷
虽然已过了清明节假期,在磐安北部的玉山镇浮牌村,仍不断有游客前来观赏油菜花基地。3月底,磐安县首届油菜花节在这里举行,油菜基地面积达500亩,至今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住在附近的一位村民说,她一家原先都住在杭州。听说老家举办油菜花节,特意回来看看。“村里热闹多了,变得越来越美。下次我打算带上杭州的亲友一起来住上一段时间。”
在磐安南部的高二乡,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节暨第三届浙中杜鹃花节正在紧张筹备中。这里除了有万亩天然杜鹃林,今年还增添了杜鹃花物种园和华顶杜鹃园。物种园现有40多个品种,其中20多个是从周边引进的野生品种。当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盛开,在花海中有少许紫色花朵簇拥成团,格外亮丽,这是浙中杜鹃谷中最名贵的华顶杜鹃。
虽然高二乡的大部分杜鹃才羞答答地露脸,但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高二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与日渐增长的游客数量相比,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经滞后,现正在加紧建设,为“花季高二”打造更好环境。
4月14日,在双峰乡大皿村的大皿溪中,一群群黑乎乎的小鱼苗正在不停游动。几名上海游客惊呼:“这是蝌蚪还是鱼?”当地人说是野生鱼。他们连连感叹。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场全面提升城乡生态环境的行动正在开展。正如当地干部所说,生态是磐安的立县之本,要以“河见鱼、山披彩、路成景”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和美化磐安行动,使磐安的山山水水成为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为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磐安部分村庄开始联合美化。尖山镇廷潭岗村因几棵古红豆杉和一汪清澈见底的廷潭而闻名,加上靠近水下孔景区、十八涡景区和舞龙峡景区,近年来不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与居住。相邻的陈界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药村特色,在房前屋后和村道两旁种植百余种铁皮石斛、杜仲、金银花等药用植物,村内还建了香橼园、桂花园、野菊花园等游览区块,既成为药材科普教育基地,又是一个休闲养生度假胜地。
两村都在皇城湖水库边缘。近日,廷潭岗村党支部书记杨贺龙说,在镇政府统一协调下,他们与陈界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共同打造高山湿地等旅游项目,使这里四季都有不同观赏主题,天天都有美景。
许多乡镇正从细处着眼,努力把环境装扮得更美。高二乡下初坑、柴苟巷、牛娘丘等村庄,正在实施“幸福庭院计划”,房前屋后统一修整,种上果树,由原先“幸福计划”的实施单位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订单收购,既美化了家园,又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增收。
“除了一座山、一条溪,我们要让一个村、一条路,一座房、一棵树都成为景色。”磐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产业转型力推生态经济
立足生态保护的前提,磐安把休闲养生旅游作为“一号产业”来抓,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美丽经济。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工业围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转型。
据介绍,去年磐安县接待游客5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6%、46.72%。下一步,旅游部门将继续加大投入,推进花溪、百杖潭、舞龙峡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品质内涵与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同时,大力推进农业观光旅游,“大青谷”、“绿福”、“求静铁皮石斛”等基地基本完成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规划编制,“金土地”按3A级景区标准完成游客中心等项目建设。“金土地”负责人说,去年采摘游收入最多一天达3万元。另外,还将继续深入挖掘沿线乡村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力度。
如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另一重要载体。在距磐安县城18公里的新渥镇,全镇80%人口从事药材产业,从事人员超过1万人,全年收入约两亿元,种植药材面积超过两万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浙八味特产市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去年交易额15.5亿元。磐安的“江南药镇”建设将以浙八味特产市场为核心,规划形成“一城四区”的空间发展架构,“四区”即中药材交易区、科技信息区、综合服务区和药文化展示区。
根据规划,“江南药镇”有一个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初步估算占地面积2000亩。规划设计团队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郑捷说,“江南药镇”将构建保健食品、中医康复、保健养生、休闲度假四大产品体系,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基地、深加工、市场贸易、生态旅游为一体,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链。
据介绍,以“江南药镇”为载体,一产、二产、三产都将融入其中。一产就是生态农业。以贝母种植为例,一年有两季,第一季在5月采摘后,村民种上西瓜等价格较高的水果,过了盛夏续种贝母。
二产就是中药材深加工。据介绍,现在1亩贝母地产值约1.5万元,但附加值还不高。因此,生物医药研发的企业是“江南药镇”招商引资的重点。目前,磐安外贸药业已经在当地建起50亩的灵芝破壁项目,未来年产2300万罐的铁皮石斛饮料项目也将上马。
三产就是休闲养生旅游业。“江南药镇”将建一条中药文化创意街,让游客了解中药文化,一次性看遍“炼火”、“龙虎大旗”、“先锋”、“大祭马”等磐安特色文化。据估算,到2017年,“江南药镇”将吸引旅游人数300万人次。
除了“江南药镇”,磐安还在打造玉山茶文化小镇、榉溪文化小镇、大皿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
创新理念加快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后发崛起”是磐安近年来的工作主线。但不久前磐安党政领导赴衢州开化的一次外出考察,给了他们强烈震撼:磐安早在2000年就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开化于2002年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但几年过去,开化以打造国家东部公园为总载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经济社会可谓“快步前进,一年一变样”。
为此,磐安正在开展“摘帽快跑”金点子征集活动。同时从考核机制、要素调配机制、用人导向机制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上面已取消对磐安GDP及相关指标的考核,转为主要考核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居民增收等。这对我们的工作重点、工作思路等都是一次大转变,需要立即调整过来。”磐安一位乡镇领导说。
在要素调配上,磐安将在资金投入、土地供应、干部力量上,紧紧围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进行重点倾斜和重点保障。磐安县旅游局负责人说,为了促进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磐安县将旅游发展扶持资金从原先的1000万元大幅提高到5000万元。
“我们将坚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定力不动摇,把绿水青山守护得更好,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更多人吃上更香的‘生态饭’。”陈蕾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