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3月31日,记者来到衢江区全旺镇虹桥村,只见种粮大户徐礼明在大棚里忙着培育早稻秧苗,“这第一批秧苗是在3月15日浸种的,估计再过20来天就可以下田移栽了。”
现在,他种稻,全部采取大棚育秧和机插、机割。“大棚育秧不仅秧苗长势好,还比常规育秧提早20天,利于高产稳产。”徐礼明说,用大棚育秧,早稻秧苗不会烂秧,不误农时,省工省力,一亩田可为种粮大户节省20多元钱。
去年,徐礼明种了257亩早稻、263亩晚稻,除去成本赚了25万元。“去年,我搭建了1400平方米的大棚,主要为自己种稻提供秧苗。”徐礼明说,今年他还特地从当地信用社贷款40万元,想再搭建35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这么一来,今年他除了满足自己的300亩早稻秧苗,还能一次性为其他农户提供2000亩的早稻秧苗。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育秧是整个春耕生产的关键环节。衢江区农业局一位技术员介绍说,利用温室和大棚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病菌少,生长过程中不易遭病虫侵害,还可以免受“倒春寒”影响,抢得农时。去年,仅莲花、高家、杜泽、全旺等粮食生产功能区,已有7个智能化工厂育秧中心投入使用,实现早稻工厂化育秧面积2万余亩。
“目前,衢州市已经建成水稻育秧中心64个,利用温室和大棚育秧的实际供秧面积是13.44万亩。”衢州市农作站高级农艺师陈建明告诉记者,推广大棚育秧能有力助推规模化和科学种田,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只有育出好秧了,才能为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