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浙中资讯 >> 详细

金华离“国家森林城市”并不远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3/13  

    金华离“国家森林城市”还有多远?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植树节”。

  近段时间,社交网络上的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治理雾霾,除了要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排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多植树,发挥森林、绿地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等方面的功效。在植树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市林业部门,了解我市植树造林的现状,探求我市距离“国家森林城市”到底还有多远?

  市民若想义务植树,可到陶朱路公园、环东公园

  今年全市造林任务已完成37%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工作中,植树造林是很重要的环节。3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带领200余名机关干部,在金东区十八里互通区种下彩色树种枫香600余株,绿化面积20余亩。

  另据了解,节后上班第一天,婺城区就组织150多人前往东方红林场参加义务植树,共栽种杜英、银杏2600多株。东阳、兰溪、义乌、永康、浦江党政军领导上班第一天也带领机关干部100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5500多株,绿化面积60余亩。

  据统计,今年1月至3月11日,全市共有21万人次参与了义务植树劳动,累计种植银杏、含笑、樱花、垂柳、栾树等苗木75万株;全市已完成造林更新面积22162亩,完成年度任务的37.14%。

  “由于全国很多城市在‘创森’,只有经过考核验收后才算创建成功。目前,我市已获国家林业局同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在正在查漏补缺,并抓紧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市林技站负责人沈剑说,对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40项指标,我市大部分指标已经达标。比如人均绿地面积指标,国家标准为11平方米/人,而我市已达到11.92平方米/人。

  

  创成“国家森林城市”不是梦

  沈剑介绍,“国家森林城市”是当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还可以减少光污染。

  我市自2012年2月起,启动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近几年,全市累计投入绿化资金64.25亿元,完成平原绿化18.5万亩,全市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9.7%,比2010年提高了3.8%。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全市完成造林更新30.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造林保存率达80%以上,完成森林抚育110万亩,参加义务植树441万人,植树885万株。

  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全部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其中,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武义县、磐安县等5个县(市)已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婺城区罗店镇等27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永康市提出2015年创成省级森林城市目标,兰溪市、浦江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规划通过评审。

  

  市民通过哪些途径义务植树

  事实上,由于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许多市民非常希望能够参与植树造林,却不知从何下手。去年,本报记者曾采访相关部门,得知市区已没有地方可供市民义务植树,今年的情况如何?

  据了解,由于市区植树场地十分有限,目前可能无法全部满足市民亲自动手植树的需求。经过协调,市建设部门划定陶朱路公园、环东公园等公园绿地为2015年度市民义务植树护绿劳动用地。同时,市绿化办城市组(市园林管理局)也为市民准备了一些养护绿地、参与植树的活动,有兴趣的市民可以联系82309510。需要注意的是,义务植树并非市民想种哪就种哪,一定要种到规定场所,按规划要求种树。

  市林业局局长朱飞表示,市林业部门打算推广义乌市的做法,通过建立网络平台,鼓励市民以认种、认建、认养和认捐的形式参与植树绿化活动,为市民植纪念树、造纪念林创造条件。网络平台建成后,市民可以通过捐资进行植树、认种或认养树木、林地、绿地,体会到植树造林的乐趣。

  

  “乐于种树疏于管理”现象需破解

  植树造林的好处无需赘言,所以市民自觉履行植树造林义务积极性很高。然而,现实中有的地方会出现“乐于种树疏于管理”的现象,使得义务植树大打折扣,这一问题如何破解呢?

  在朱飞看来,植树应实行领养和认养制。“首先要明确林权收益人。在荒山野岭种树,谁种谁管谁收益,树木自然能种好。但要规定伐树的最低年限,同时要保持生态平衡,伐一棵的同时要种活一棵。其次,可以将树木承包给个人管理,年终检查树木成活率,成活率达标就奖励,不达标就处罚或换人。三是开展认领树木活动。市民不论婚丧嫁娶都可以认领一棵树,挂上姓名以示纪念,但必须负责日常管理。四是由植树单位负责到底。哪个单位种的树就要负责树木成活长大,死了就重栽。”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