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滚滚的天气对于苗木来说,是好坏参半。极端高温容易导致园林苗木新陈代谢失调,加速其生理活动,引起蒸腾作用加快,加剧水分的丧失,从而破坏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使苗木失水萎蔫。
同时,高温对苗木呼吸的促进作用大大强于对光合的促进作用。因此,随温度的升高,苗木的呼吸消耗明显增加,光合作用净积累的同化产物降低,苗木的生长速度会明显下降。
而且夏季正好是苗木生长的旺盛期,苗木多处于迅速生长的状态,需要非常多的水分和养分,与此同时,夏季也是苗木病虫害高发的季节。熟话也说,春栽夏养秋收,所以在夏季做好苗木的养护工作尤为重要。
1、苗木受旱浇水技巧
若苗木受旱,要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至湿透苗床,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温。如何浇水,也是有技巧的:
本着循序渐进、先少后多的原则,先浇小水,然后再浇透水,逐渐让土壤恢复正常结构,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微喷或滴灌,这样浇水不仅浇得透,而且利于植物吸收,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并且最忌中午前后浇水,因为这时土壤温度高,与水温的温差大,此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花木根系受低温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所以炎热的天气应在早上十时以前或黄昏五时以后浇水。
此后的时间里,要注意保持土壤墒情,可采取中耕保墒,穴盘覆盖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为了使水分更好、更快地渗透到深层土壤,在浇水前,还应对树穴进行松土,为了提高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也可对较小的树穴进行扩穴处理,增加受水量。
高温、干旱的晴天中午不要松土、除草。据试验,晴天中午松土比不松土的地表温度要高8℃左右。松土、除草最好选在阴天早、晚或每次灌溉和雨后及时进行除草和松土。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松土要逐步加深,全面松匀,确保不伤苗、不压苗。撒播的苗木不方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在床面撒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影响苗木生长。
夏季干旱,会导致树木生长受到影响,秋后气温凉爽,树木又进入旺盛生长期,故此对于遭受旱害的树木,应适当施肥,以促其生长,利于安全越冬。此时给树木施肥,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即使其生长而不徒长。具体方法是,在施肥时可施用一些氮肥和钾肥,二者的比例为1:3,这样施肥,既可使树木正常生长,缓解枝条营养生长不足的问题,又不至于因施用过量氮肥而导致树木枝条徒长,从而影响安全越冬。并且要注意施肥浓度不可过高,宜少不宜多,并且要在早、晚浇水或淡施水肥,决不可在苗行间撒施化肥。施水肥可在松土、除草后进行,施肥后还要及时浇水。
(1)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若苗木受旱,要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至湿透苗床,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温。
(2)注意松土、除草时机高温、干旱的晴天中午不要松土、除草。据试验,晴天中午松土比不松土的地表温度要高8摄氏度左右。松土、除草最好选在阴天早、晚或雨后进行。松土、除草时切勿碰伤苗木根须。
(3)注意勤施、淡施水肥施肥不可浓度过高,一次不可施得过多。要在早、晚浇水或淡施水肥,绝对不可在苗行间撒施化肥。施水肥可在松土、除草后进行。
(4)注意覆草遮阳降温苗木行间最好用稻草或茅草覆盖地表。遮阳的比没有遮阳的地表温度要低10摄氏度左右。有条件的要搭棚遮阳,以利苗木生长。
(5)注意防治病虫害要疏通苗圃地周围沟渠,保持清洁卫生,可喷洒波尔多液进行消毒。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如果对发生的病虫害不能自行识别除治,要及时报告当地林业部门,以便及时得到指导并除治。
每年夏季都是苗木病虫害的高发期,此时苗木应常常检查,做好虫害的预测,八月份有立秋、处暑两个节气。华北地区进入伏旱季节,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南方进入八月份后,将迎来持续高温的天气,且受频繁台风和热带风暴的影响,暴雨的发生将比较频繁。因此,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为全国范围内各种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类病虫害仍然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另外,这段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最多、危害最严重时期。
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且干燥多风,北方连续降雪的天气会经常出现,南方则是连续降雨。尤其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不仅北方的绿化树木容易冻伤,许多南方地区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树木冻害,轻者树体衰弱,重者易发生腐烂病甚至直接冻死,给城市园林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冬季来临之际对绿化苗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帮助苗木安全过冬,成为园林绿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技术措施有:
春季进行肥水管理可以促进苗木叶片以及新梢的生长,对于光合作用的提高以及树体的成长都有所加强;秋季则可通过减少灌水以及适度使用磷钾肥使树木提前进入休眠期,从而延长贮存营养物质的时间,提高抗冻能力。
冬灌不仅可以保证植物地下根系免受冬季干燥气候影响,还能保证地上株体对水分的吸收,对开花苗木来年花期的延长有着重要作用。通常冬灌应当进行两次,分别在十月下旬以及十一月的上旬进行。
由于苗木的根系在低温高于5℃时吸水,低于5℃时则停止吸水,因此冬灌应当在低温低于5℃以前一次浇透水。而地温在低于0℃时,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这时也应当浇水一次,以保证地下根系不会被抽干。当温度继续降低,根部的冻水会释放出潜热,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温度。
台风季苗木的防护措施
每年的7—10月是台风季节,也是对苗木种植影响最大的季节。台风是苗木种植每年必须遇到的自然灾害。台风对阔叶、高大、冠幅大、新移栽的乔木和造型苗受灾最为严重;降雨量过大,造成大量小苗被浸淹致死。浙江地处沿海,每年是台风必到之处,风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多,影响范围广。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将会给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大规格和新移栽的苗木进行加固,如三角撑、四角撑或联排支撑,支撑强度和长度必须符合苗木的需要;及时修剪。对主干过高、枝叶过密的苗木进行修剪,保持合适的高冠比,以增强抗风能力。地势较低的地方应设置排水沟,以利于排水,以避免苗木被水淹没窒息而死。同时加强巡逻,对整个苗木基地内的苗木、设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苗木的支是否稳固,大棚及电力通讯系统等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有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在台风来临之前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做好一切预防措施。
首先要及时扶正被台风吹倒的苗木,此时是苗木生长旺盛阶段,苗木极易成型,如果苗木不及时扶正,三五天就变歪。其次是疏通沟渠,清理淤泥杂物对植株枝叶上的泥浆要及时用水清洗,同时,及时清理因风雨吹落田间的枯枝、烂叶、木头、石块等杂物,以避免病害蔓延。然后修剪被台风挂断的树枝,剪除受伤的枝、叶,并进行适度修剪,修剪以疏枝、疏叶和短截为主,修剪量视受涝植株的生长势和受害程度而定,长势越弱、受害越重的修剪量越大,对于萌孽能力较差、受害较小的以疏叶为主。最后在雨季修改苗木伤口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染,修剪时要注意剪口平滑,尽量减少对伤口周边树皮的破坏,防止撕裂。修剪后用石蜡或油漆对大剪口进行处理,可喷托布津200倍液,以防病菌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