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旁”绿化,一直是园林绿化行业的用苗“大户”。我国是世界上路网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最近,交通运输部宣布,预计到2035年,国内将再建高速公路网16万公里,普通国道网络30万公里,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建设范围覆盖全国。
这一规划能带来多大苗木需求?以一条2公里长的高速公路为例,估计使用行道树1000株,而路旁绿化带,用苗量是1000株的十倍甚至百倍。如果路旁绿化带宽30米,那就是至少一万株的乔木需求。
但是,近日几大部委纷纷发文,关注“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行为。用苗“大户”,还能保持原有优势吗?
自然资源部发文
2021年伊始,自然资源部对《关于印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和禁止目录(2021年本)>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
严格控制铁路、公路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用地审批。禁止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道路沿线是耕地的,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5米,其中县乡道路不得超过3米。不得违规在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
山东、河南、浙江等地政府已经发文,有上述违规行为的,立刻停止执行并逐步整改。可以确定,未来通道两侧绿化建设将更合规,“宽似银河”的道路用地范围外绿化面积将变少。
我国规定,高速公路向外30米+不小于1米(具体由当地政府确定)的用地范围内为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范围。也就是说,在耕地范围内(乡村路旁基本都是耕地),路旁绿化带最宽不能超过35米。近年来盛行的,动辄宽度50米、100米的“膨胀绿化带”要消失了。
这是严禁土地非农化政策之后,带给苗木人的第二记打击。
新造林地哪里找?
路旁设绿化带,一可以缓解驾车人员视线疲劳,二可以涵养水源、稳定路基,三能降低污染、美化环境,四可以防止路旁农业生产给交通造成干扰。但过宽的绿化带,虽然有生态建设之意,却难脱面子工程之嫌。此番规定很有必要。
新《目录》的出台,不仅压缩了苗木产品的需求,也给规划部门寻找新绿化地块增加了程序,提升了难度。
《中国花卉报》社记者向北京市一位造林绿化的负责人了解情况。他告诉记者,北京市新增绿地需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与园林绿化局两部门,对土地性质重重核实,确保土地性质清晰。针对自然资源部此次的发文,也将认真核查、整改。
不过,造林绿化选址工作的确越来越难了。可以说,造林绿化所使用的土地,是工作人员从留白增绿临时绿化、拆迁腾退土地中一块块“抠”出来的。政府每年制定新增绿地规划,可绿化造林地却被逐渐“侵蚀”。而在许多城市,仍有大量“应绿未绿”的本应造林的地块被做他用,且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回收投入绿化。
在实际工作中,绿化用地和其他用地同样重要。《关于印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和禁止目录(2021年本)>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是一个土地规范使用的开端,希望各部门信息联动,协同发展。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土地管理的规范化,势必有很多“大”工程、“大”项目被取消,苗木人也该做好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