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完成后,乡村如何振兴?
“种子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对两大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
从今年开始,脱贫攻坚地区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对此刘昆表示,将加大力度保证顺利度过过渡期。今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1561亿元,比去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了100亿元。
唐仁健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年县一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基本编制完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建好硬件,比如行政村以下的路、通村的道路、村里的主干道,还有连接周边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统筹县域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通盘考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支持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
对于种业发展问题,唐仁健表示,农业农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力求用十年左右时间,打赢种业翻身仗。今年9月,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就能建好。未来将争取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培育一批“繁育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国内现有种子企业还存在“小散弱”问题,今后要重振、要规范、要提升。
同时,抓好海南南繁基地和甘肃、四川等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管好种子市场,保护好知识产权,尤其要严厉打击套牌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