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一点、电话一谈,仅仅用了十几分钟,一单成交额上百万元的苗木生意就做成了。这在传统的老苗农看来是天方夜谭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苗农网商”毛国平身上。
50余岁的毛国平是澧浦镇花木协会副会长。他从事苗木行业已有20余年。从90年代初的小打小闹,发展到如今拥有上百亩苗圃,从最初的上门推销,到现在的足不出户,他生动地将网络比喻成苗农致富的“翅膀”。
3月初的一个清晨,毛国平照例一起床就打开电脑,轻点鼠标,看看自己苗木销售网站的点击情况。正在这时,电话响了,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邵先生开门见山地说,他从网站上看中了毛国平的马褂木,想购买3200株。随即,俩人详细交谈了规格、价格、运输要求等细节,并约定好次日先交部分定金,正式发货前付清余款。
细心的毛国平看了一眼通话记录,显示通话时长16分钟。他告诉记者,在金华一带,大多数苗农以种植桂花、香樟、广玉兰等品种为主,而马褂木市场行情较冷清、市面上的数量也较少。“如果不是通过网销,16分钟怎么可能卖出3200株马褂木呢,估计卖到明年也未必能卖完。”毛国平一脸的兴奋。
随后的1个多月时间,毛国平按照约定的运输要求,采用单挂车送货,每车80株,陆陆续续地将3200株马褂木送到了贵阳。邵先生对这单买卖也十分满意,他说,网络为双方架起了“高速桥”,以后还打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澧浦镇太平洋苗木场场主王延平也是“网商”一族,至今已有13年的网销经验。4月30日下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苗圃里忙着指挥装运桂花树。原来,这批桂花树是来自江苏徐州的老客户李枫从亲亲花木网订购的。王延平粗粗算了算,十多年下来,网销客户已累计达100余个,平均每年网销成交额在五六十万元左右。
据澧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镇2000余名苗木经纪人中,80%以上建有自己的网站,每年通过网络促成的成交额高达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