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苗木供需分析研究组正式发布《2021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报告根据全国各地造林绿化任务和2015-2019年林草种苗生产情况,对2021年全国苗木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
其中,该研究组通过对2019年全国70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进行分析,预测供应严重过剩的有32种,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9种,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13种,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6种。
具体分析如下: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32种(R>2.5),分别是: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刺槐、核桃、梭梭、白蜡、榆树、海棠、银杏、悬铃木、杜鹃、山杏、桂花、牡丹、白皮松、柠条锦鸡儿(柠条)、落叶松、柳树、沙棘、华山松、卫矛、桃、青海云杉、石楠、紫薇、樱花、樟树、山桃、枸杞、榉树。
相比去年的分析,油松、云杉、樟子松、刺槐、核桃、白蜡、榆树、银杏、杜鹃、桂花、牡丹、白皮松、柠条锦鸡儿(柠条)、柳树、沙棘、桃、石楠、紫薇、樱花、枸杞、青海云杉、榉树依旧严重过剩,侧柏、梭梭、海棠、悬铃木、山杏、落叶松、华山松、卫矛由供应相对过剩转变为严重过剩,以上树种在之后的育苗发展中要格外注意。
◆2021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19种(1.5<R≤2.5),分别是:杨树、国槐、花椒、女贞、栾树、黑杨、苹果、香樟、五角枫、龙柏、木荷、河北杨、竹类、马尾松、樱桃、紫叶李、兴安落叶松、水杉、玉兰。
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女贞、黑杨、龙柏供应严重过剩的状况有所改善,杨树、国槐、苹果、五角枫、竹类、马尾松的供需关系保持平稳但依旧相对过剩,花椒、栾树、香樟、木荷由供需基本平衡转变为相对过剩,以上树种在之后的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投入。
◆2021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13种(1<R≤1.5),分别是:红叶石楠、杉木、油茶(主推良种苗)、红松、湿地松、红花檵木、葡萄、枫香、金叶女贞、连翘、楸树、红皮云杉、黄杨。
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红叶石楠、杉木、油茶、红松、湿地松、枫香、金叶女贞、连翘、楸树依旧维持供需平衡的状态,红花檵木由相对过剩转变为基本平衡,葡萄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有所改善。
◆2021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6种(R≤1),分别是:茶、桑树、桉树、刺梨、皂荚、柏木。
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刺梨由供需基本平衡转变为供应严重不足,桉树仍呈供应不足的状态。
◆2021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其中,华东地区具体情况如下:
华东地区围绕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展了国土绿化、沿江、河、湖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大行动,出台并稳步推进了浙江林业生态红线保护与补偿、重要湿地建设与修复工程等工程;江苏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等工程;上海城市绿道建设、立体绿网建设等工程。
近来,一些省份又出台了新的政策与规划:江苏省计划2020年造林35万亩以上,抚育森林105万亩,浙江省、山东省新增国土绿化行动,上海市新增公园绿地“四化”三年行动,福建省新增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
预计未来华东地区对珍贵树种、阔叶彩色树种、大径级树种、乡土树种等需求较多。预计2021年华东地区苗木实际使用量与以往基本持平,约35亿株。
■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18种:银杏、杜鹃、榉树、桃、日本珊瑚树(珊瑚树)、海棠、黑松、樱花、香樟、红花槭、桂花、侧柏、紫薇、樟树、国槐、湿地松、悬铃木、女贞。不宜继续发展。
■ 相对过剩的有9种:木荷、龙柏、中山杉、黑杨、杨树、雪松、苹果、栾树、枫香。可谨慎发展。
■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5种:红花檵木、金叶女贞、杉木、红叶石楠、油茶。可适当发展。
■ 严重不足的有1种:黄杨。可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