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

民营园林企业靠什么立足市场?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26  

  2016年,隔壁老李想给自己的园林公司换个名字。因为他看到大佬们都在换名字,“叫‘园林’太小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园林行业有过很短暂的高光时刻,PPP项目推动的千亿产值挂在嘴上,IPO与借壳都增速了。
 
至暗

  2020年,市政类园林市场迎来至暗时刻,如今相比高光时刻,行业总体产值已经跌去几千个小目标,很多身边做园林施工的朋友都大规模压缩业务,有的甚至未接一单。能吃能动不被讨债的已经算是幸福,今年倒闭的园林企业、出事的园林企业负责人……身边都不少。
  当然,肯定有吃得开的企业。但基建总包的趋势与“产能去园林化”一起发生,是难以回避的事实。很多人仍不愿相信“园林不再是万物的中心”。园林行业在肉眼可见地降低基建市场话语权,在基建市场的地位,已经从妃降为嫔,有的被打入冷宫,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民营园林企业。
 
入围

  历时5年的换名潮后,如今A股“园林工程”概念的20家企业中,还留有“园林”的只剩下四家,分别是:东方园林、文科园林、乾景园林、杭州园林。相比“撕掉”标签,今年最明显的“去园林化”体现在项目入围,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项目群的。
  在2018年至2019年,还能经常听到上市公司及大园林企业领衔中标的消息,但今年很多项目已经没有园林企业什么事了,央企与国企纹丝不动杵在那里,上市园林企业也挪其不动。不久前,接触了南方一家民营园林企业,该公司今年已经投了900多个标,中标率为3%左右。
  从接触的园林企业来看,抱大腿做分包的能占到一半以上。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园林企业,以市政资质、水利资质及风景园林设计甲级资质,还能勉强撬开市场。可即便手中的鸡毛令箭再多,也还得前期从“渠道”上多谈些意向。
 
打包

  我们走访了几个省了解信息,掰手指算下来,现在各地在基建项目总体量不小,有些地方“口气很大”,二三十个亿起步的项目比比皆是,主要来自城市提升项目与生态环保类项目。在北方某县,当地朋友说:该县一个上百亿的“造城项目”全权打包给了一个央企。这种项目是综合性操作,也就不存在招投标。“甚至有点委托的感觉。”那位朋友惆怅地跟老李碰了一杯。
  在此类项目里面,园林公司一般上不了台面,尤其没有背景的园林公司。有的地方实行的是定量的“预审”与“入库”制度,从地域、业绩、奖项等方面设门槛。那些好不容易挤进去的人,分到的肉也只有一点点,最起码15%至40%交管理费是必须的。
 
混改

  有一种间接的“去园林化”是“混改”。这一点,A股园林上市企业做了示范。直到现在,仿佛大家不是已经被混改了,就是在谈混改的路上。
  11月2日,花王股份也坚持不住了,发布公告称:其拟将部分公司股份转让给湖州协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兴投资上级单位是湖州城投。不知,花王股份会不会离开江苏入赘浙江?
  被收编后的上市园林企业,不仅在资金链上续上一口真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入场劵”,这一点在“东方园林”、“棕榈股份”上看得出来,前者2020年的前三季度利润1816.86万元,同比增长102.05%;后者在被混改后的15个月,“新家”河南中标大项目23个,中标总金额超140亿元。
  混改后的企业渐渐淡化了园林属性,只是属于基建的其中一个板块,而实际控制人也基本易主———第一波把公司推上市的民营园林企业家,只有少数几位知足离场,更多的难免悻悻而归。
 
国企

  地方国企一直是各地混改的先锋,尤其是各地城投公司,他们一方面承担着各地基建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地方政府最得力的融资工具。
  常见的地方城投与园林企业混改有两种:一种是直接51%以上控股民营企业,另一种是一起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当然国企持股必然51%以上。还有一些是国企自己100%成立园林分公司。
  不同的合作模式不同的蛋糕分法,除了管理费提点外,还会有利润分配的组合机制。
  回想2017年至2018年,财政部密集发文:50号文、87号文、92号文三令五申地方债规范问题,要求剥离政府与城投的关系。暂时切断“父子关系”的那几年,城投债哀鸿遍野,而如今,城投债重回,评级上升。发债做基建,资金流入混改企业,这个循环让人很迷。
 
连锁

  每一层都需要解套,不可能毫无影响地理想循环,热力学定律早就说过这一点。资金会成为压死民营园林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地方城投债的刚性挤兑很可能会在稻草上点一根火柴,这是一副多米诺骨牌。
  北方一个地方债爆雷的城市,今年好不容易松松裤腰:“先解决1000万元以下项目的拖欠款。”弦外之音,那些欠几个亿的,还得再等等。
  今年园林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很多企业面临不小的人才流失危机,直到现在老板发现:好像除了人和几台电脑,终归没有什么差异化的优势,无论是跟其他园林企业、还是其他行业去比。
  这也不禁让人唏嘘:民营园林企业的企业护城河在哪儿?园林行业的行业护城河在哪儿?这也是我们在给行业企业做咨询时最难的一点。
 
问题

  从行业而言,风景园林作为一级学科,学术已经承认了其行业地位,可市场却不断被打压。我们在理论上取得了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却不能登高望远。是腿断了,还是台子没搭好?
  从企业而言,如果以“产品+渠道”的思路看,央企国企以及混改后的民企,至少在“渠道”上打开了出路,而民营企业在“渠道”上已经失去优势,那么,“产品”是什么?
  这真是两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喜欢问相关问题,刚在项目群问完这两个问题,“隔壁老李”就退出了群聊。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