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L,是一个外来词,意为超级购物中心,现在在我国一线城市遍地开花。很快,花卉行业内也将诞生一个“花卉MALL”。
开此先河的是春天花乐园。
重构供应链体系
据四川春天花卉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恒涛介绍,春天花乐园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000亩,秉承产业引领、农旅融合、生态示范的思路,开拓出“1+6”发展模式;以构建花卉产业整合运营服务平台为核心,融合花卉+科技、教育、商务、文旅、文创、康养等项目,将产业示范和文化体验深度结合,全面打造一站式花卉交易服务平台及花卉文化创新体验乐园。
2014年,春天花乐园开始进行大规模基建和招商,2017年年初正式对外开放,短短3年时间已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花木集散中心,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有别于传统花市,在运营方面,春天花乐园从一开始便对产业有深度思考,对花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有着明确的前瞻规划。郑恒涛称,现在的春天花乐园为2.0版本,相较之前,在产业基础、市场稳定性、团队力量等方面均有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打造了相对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作为花木产品的综合集散地,线下花卉市场在产业链中占有核心地位,但仍面临诸多痛点,如产品从各大生产基地、一二级市场到零售商、分销商手中获取,周转周期长,途中货损高,到货后产品货架期短。
为解决鲜活植物的流通周转问题,春天花乐园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环节最重要的就是时效问题。”郑恒涛说,自建立物流体系以来,花乐园已与11家专业物流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从广州、昆明等产地运输,专线物流吞吐量也从最初的12万方增加到76万方。
“专线运输时长缩短,相较以前,能够节省至少40%的时效。”谈起时效性,郑恒涛很是欣慰,他还说,头天晚上11点到的货,第二天下午4点前就能卖完,不仅能有效降低货损,还极大地提高了周转率。
革新花卉消费方式
与零售实体店相比,郑恒涛说,花卉市场是原始生产资料输出集散地,很难做到标准化、品牌化的产品设计和运营,并且由于中间环节多,商家利润普遍偏低。
明确这一点,春天花乐园开始多举措进行花卉消费方式的革新,计划从生产资料输出升级为一体化服务。
春天花乐园二期产商综合体“春肆”是革新方式的一大动作。
成都作为一个具有极强文旅属性的大都市,大众市场文旅需求旺盛。据郑恒涛介绍,“春肆”项目是春天花乐园倾力打造的沉浸式花卉生态主题街区,规划建设天空花园、星空剧场、花语长廊、空中绿洲等花园式景观,并融入家居软装、设计文创、亲子休闲、美食餐饮等,融合多种业态,为用户提供综合性花卉消费体验。
今年4月,“春肆”奠基开建,项目占地总面积为72.04亩,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规划3大主题业态组团、9栋连廊式商业体验中心、1个花卉主题生态消费街区,将产业示范、花卉消费、花卉创新文化体验融合,打造全新美学生活目的地。
此外,“春肆”还配套有5000平方米花魔方生态展馆及春天花创客中心,花魔方已承接多次行业活动,1.7万平方米大眼花园项目也将于今年年底亮相,“春肆”目前已进入招商进驻阶段。
在介绍“春肆”项目时,郑恒涛强调“要占领消费者时间”,在花园式沉浸体验消费园区里,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为商家引流,促进消费。
另一方面,春天花乐园把目光放在了零售服务上。据了解,去年春天花乐园与成都地区的10余家盒马鲜生合作,由新零售团队员工直接负责集采、加工、配送、陈列、销售等全套服务,便于实时获取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调整。
除了盒马鲜生的白菜花坊外,春天花乐园未来的合作对象还有各大超市等,直接为零售企业提供服务,触达到更多层面;并通过一体化的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和品牌包装服务,助力花卉市场升级及商家转型,为零售行业其它巨头赋能服务。
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随时在变化,在竞争中,有人领跑,有人追随,时间从不会停下来等跑得慢的人。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必定是跑得快的、站得高的,春天花乐园便是如此。
疫情期间,自建物流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现,在全国大部分物流受阻、交易停摆的情况下,春天花乐园迅速恢复交易流通,市场得以正常运转。
除了作为集散地,市场还有2万多亩生产基地。目前,市场所售产品有30%来自商户自有基地。这不仅增加了春天花乐园的产品结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更是为供应链提供保障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