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

你的第一步就已经决定了苗圃今后的效益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8/31  

  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当。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引起农业气象灾害愈发频发,如去年的大旱、今年的大涝,都让苗圃经营者们苦不堪言。其实,精细的苗圃地选择和规划,加上适宜的管理措施是建立经济、高产、优质苗圃所必不可少的,还可以帮助苗木人在面对极端气候时举重若轻地规避灾害。
  因此,苗圃地选择应详细调查、全面评价、慎重决定。在所有影响苗圃选址的因素中,有7个因素最为关键。
 
  1、交通
  位置苗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即靠近铁路、公路或水运便利的地方,以利于苗木的出圃和苗圃所需物资的运入。
  设在靠近村镇的地方,以便于解决劳力、畜力、电力等问题,尤其是在春、秋苗圃工作繁忙的时候,便于招收季节工。同时,也要注意远离污染源,即离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远些。
 
 
  2、地形
  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地形平坦的开阔地或坡度为1度-3度的缓坡地为宜,既宜灌水又宜排水,也便于机械化作业。
  容易集水的低洼地、重盐碱地、寒流汇集地、风害严重的风口等地,都不宜选作苗圃地。如果地形起伏较大,由于坡向不同,直接影响到光照、温度、湿度,土层的厚薄等因素也不同。因此,对苗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苗圃内有不同的坡向,则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如北坡培育耐寒、喜阴的种类;南坡培育耐旱、喜光的种类等。这样就可以减轻不利因素对苗木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在低山区阳坡光照长,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少、干早、地被物少,有机质也就少,因此肥力低。阴坡则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而高山区阳坡条件就比阴坡好。至于多高为界,应因地制宜,但始终不能忘记水、气、热这几个条件。
 
  3、水源
  苗圃地应设在江、河、湖、塘等水源附近,便于引水灌溉。如天然无水源或水源不足,则应选择地下水源充足,能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作为苗圃。
  苗圃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为淡水,水含盐量不超过0.1%- 0.15%。来自土壤、降水或地表径流的水分进入灌溉系统可能带来化学污染物质,如钙、硼等矿物质污染,通常发生在井水。但在江、河、湖、沟渠等也可能发生矿质污染物质,须对苗圃候选地水源的矿物质含量及浓度进行评价。
  来自江、河、湖、沟渠等开放水源的水易遭受草籽的污染,如浓度过高,会导致苗床草荒。用特殊设计的筛子(过滤装置)可减轻其危害。水生病原可能会感染根系和叶,必要时应用化学药剂处理。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或过低。最适宜的地下水位一般为:沙土1-1.5米.沙坡土2.5米,黏壤土4米左右。
 
 
  4、土壤
  土壤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详尽的土壤调查有助于选择最适宜的土壤。
  土壤肥力、土壤质地:一般应选石砾少,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或壤质沙土作为苗圃。
  土壤中黏粒和粉粒含量(颗粒直径小于0.5毫米)应该介于15%-25%。
  土壤酸碱度:通常以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为好PH6.5-7.5。不同植物种类对pH的适应范围不同,要根据所种苗木的特性决定。因为,PH太高,土壤中毒害苗木的物质也较多;pH太低,会使土壤中许多元素不能被苗木吸收利用。此外,PH高低,对土层 N 、P 、K 含量也有影响。
 
 
   5、土地的原使用情况
  土壤酸碱度的改变或有毒化学物质的积累,都将危害苗木的生长。因此,选址前需要了解这些有关情况:
  ① 土地是否被改变过?什么时候,怎么改变的?
  ② 有无地方发生由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造成的积水?
  ③ 原有无灌溉或排水系统,是否仍可用?
  ④ 调查前茬作物的感染病虫害情况(根、叶部位的病虫害感染)、原杀虫剂使用情况及对土壤的可能污染。
  一般菜地不宜做苗圃地,容易得根腐病,尤其是茄科和十字花科的菜地等不能选。调查地被物,理想的苗圃地应该没有或有很少一年生及两年生杂草或草籽。
 
  6、立地生产潜力
  计算公式如下:P={A*[1-(C+F)]* U*D*(m²/公顷)}/R
  P—年产苗量,单位1000珠
  A—生产区面积,单位公顷
  C—估计劣苗率
  F—估计超产率
  U—实际苗床面积%
  D—目标密度,即苗木出圃时的密度
  R—轮作期
 
  7、土地可获性及价格
  选择苗圃地时,考虑购买该土地的可能性及其价格,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要考虑总开发费用,如土地可能先期购买价格较高,但后期改造等费用较低,即总体费用较低。
 
  除上述因素外,选择苗圃地时,还应考虑苗圃将来的发展规划。如果将来要扩大面积,应对苗圃地周边地区情况也进行调查。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