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细

浙江北仑:农户抗旱保花木 水泵水桶齐上阵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3/8/15  

    8月12日上午9点,虽然气温较上周有了些许下降,但太阳依旧火辣辣的。驱车行驶在柴桥,沿路两旁,不时能见到花农顶着烈日正在地里忙着浇灌。

    与山下相比,种植在山上的花木显然更难存活。“天气再这么热下去,花木都要烤焦了。”今年58岁的张伟国是柴桥上龙泉村人,种植花木已经十几年了。他的30多亩花木地都在靠近上龙泉村的老鼠山上,因为距离河流较远,为了给花木补充水分,这些天,他只能用水泵接上水管,将水抽到山上,给花木浇灌。

    在山路上走了一会儿,终于到了张伟国的花木地。只见几个人拿着水管正在忙碌着,白花花的水浇下去,很快渗透在已经有些干裂的泥土里。山上虽然比山下要凉快些,但太阳直晒下来,依然热得发烫。穿着长衣长袖,张伟国和小工们的脸上早已满是汗水。

    “往年虽然也高温,但从来没有像今年一样,这都多少天没有下雨了。”看着自家地里被晒得有些“无精打采”的茶梅、茶花等花木,张伟国的脸上满是心疼。因为缺水,从7月下旬开始,张伟国早早地雇了三个人,花了1500多元买了水泵,隔5天就给花木地浇一次水。浇灌的水都来自山下的水库,单单水管就要铺设200多米,算上人工费,一天的成本就要五六百元。

    他告诉记者,因为土地被晒得太干了,浇一遍还仅仅是湿了表面,根本起不了什么效果,每次起码得浇上两三遍。这些天,眼见着使用水泵浇灌的花农越来越多,电压承载不足,原本能供50米高的水泵,常常到40米左右,水流就变得很小了,没办法,再往高处的花木浇灌只能采取“二次供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上的小道上放着几个一米多高的塑料桶,张伟国说,这些塑料桶就像是一个“中转站”,先用水泵将山下的水抽到桶里,然后再用机器,把桶里的水抽到山上进行灌溉。这样一来一去,即使每天早上5点开始浇灌,浇完这30多亩地也需要两天。这些天,张伟国几乎天天都要往花木地里跑好几次,和小工一块浇灌,20来天下来,人晒黑了不说,他也足足瘦了好几斤。

    虽然花费了一番功夫,但面对连日的干旱,花木还是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记者在地里看到,一些三四十厘米高的茶梅,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萎靡”,原本绿油油的叶子已经被晒得又黄又干。“这都是去年刚种下的,好不容易撑过去年的台风,谁知道今年又干旱了。”张伟国心疼地说,因为他栽种的多是大苗,一般到五六年后才开始销售,去年种下的这批茶梅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根系不深,加上茶梅抗旱能力本就不强,影响就特别严重。

    “做农民的也没办法,台风天怕花木被淹了,干旱怕花木被晒死,现在只能是能救一点是一点,总不能眼看着它枯死,就希望赶紧下场大雨啊。”张伟国说道。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