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农业产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领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在农业农村服务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新型生产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做好农技推广、农资供应、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发展电商、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垃圾污水清理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参与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业农村各项服务,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第三,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生态循环农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构建农业废弃物收储运和处理等综合利用体系,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础。
第四,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现代种业、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村创新创业等领域,提升现代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农村双创园区,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