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处于一个真正的黄金机遇期;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两会期间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提案备受大众的关注与重视。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农业与乡村振兴的阐述,可以归纳为“一个方针,三大着力点”:
【一个方针】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大着力点】脱贫攻坚、农业生产、农民增收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农户社会化服务。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5月29日下午,金华市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对全市学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市委书记陈龙主持会议并讲话:
生动践行“人民至上”、格外注重“人民福祉”、空前凝聚“人民伟力”的大会
要学思践悟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坚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变,坚持经济发展第一要务不变,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不变,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大逻辑不变。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关键要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实效上
全市上下要把“六稳”“六保”任务转化为具体举措,要着力保市场主体,把稳企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着力扩内需、促消费,要着力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要着力稳就业、保民生,要着力拼作风、增干劲,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
必须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经验办法,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依靠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打人民战争,继续守牢“小门”、打好“巷战”,坚决防止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从自身行业、专业的角度,为农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看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人才最关键。现在很多农民在城市里打工,他们掌握技能、见过世面,应当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回家务农,成为新一代农民,助力乡村振兴。首先,应该制定金融政策进行资金上的扶持;其次,要有精神上的鼓励;同时,学校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要定向为农村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操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引导人才投入到农业建设当中去。
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建议培育发展扶贫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将扶持重点放在农业种植、养殖第一产业及三产融合发展的涉农企业上,特别是要将市场中有生命力的企业引导到三产融合发展中来,通过加大涉农企业信贷扶持力度、完善农业用地法规、精简农业项目申报和资金补贴程序等,把产业振兴贯穿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全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议建立全国农业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农业”。依托农业大数据提供服务与信息支持,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机制,解决农业生产信息、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调控农业生产,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政府重视、行业龙头的参与,能够让农业、农民、农村尽快享受到互联网+的的福利,让农业生产更具计划性。
建议壮大农村电商,强化电商人才培育。鼓励基层政府创新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推进机制,统筹农业农村、商务、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调推进机构,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优势品牌。把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纳入本地职业教育,成立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电商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培训。
建议发展C2M基地,搭建助农绿色通道。应进一步统筹资源,政府、电商、农户、院校多方联动,推动返乡年轻人成为创富主体,带动形成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行政村为具体单位、以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为特色、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销售手段的乡村生产基地,助推农产品上行。
建议农业设施物权确认及抵押。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玻璃温室、连栋大棚、生产用房等设施由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将对地上农业设施实行统一登记、确认物权、审核发证。政府创新服务模式,引导银行参与,选择试点先行开展农业设施物权登记和抵押工作。待总结试点经验后,逐步推广。
建议利用数字技术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他呼吁,应大力提升农村数字化生产力,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在乡村治理方面,建议扶持乡村互联网信息平台,扩大基层治理触达范围;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通过数字化升级,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在乡村公共服务方面,借助发展“新基建”机遇,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帮助数字教育、数字医疗等资源更深入地扩大到农村。
建议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厂房设施市场化经营、集体闲置资金资本化运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村集体牵头兴办农民合作社,或者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接受捐赠资金等入股经营稳健的农业企业、优质公共服务项目;聚焦发力集体经济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