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上,中国花协市场流通分会秘书长田小光从大型花卉市场销售情况及市场变化、花卉流通市场现状、新时代下花卉流通市场的发展三个方面,专题分享了我国现代花卉市场流通体系的发展。
田小光以郑州陈砦花卉市场为例,分析了2017年-2019年中大型观叶植物、鲜切花、观花及小盆栽三个品类的交易情况,从中寻找出一些市场的规律。
大型观叶植物标准化程度低, 转运难度大,产品品种老化,在花卉产品市场整体快速增长时, 大型观叶花卉2019年与2018年没有明显变化,增长乏力。
.png)
鲜切花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逐渐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互联网交易、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已经深入到花卉流通领域,大大提升了鲜切花的交易量和交易便捷性。
花卉电商继续在大众消费中开疆拓土,而大众消费的增长又主要在标准化程度高的小盆栽和鲜切花上。花卉产品继续向小型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家庭消费发展。
从市场交易情况来看,田小光提出四点市场变化:
1、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
低品质产品供过于求,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
2、消费市场加速下沉
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消费潜力巨大,花卉消费向县城、乡镇加速扩展。
3、新零售
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花艺沙龙等新零售形式风靡,尤其是直播带货,目前已成为网络销售的主流渠道之一。
4“花卉+”
商业街美发店、蛋糕店等实体门店也尝试开辟出花卉区,通过引入花卉产品,将自身流量转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花卉市场是花卉产品的分级、定价、配送中心,承担着链接产销的纽带作用,为生产商和销售商节约了大量的管理和沟通交流成本。现阶段,我国80%以上的花卉产品是通过花卉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未来,花卉市场仍然是花卉流通的主要渠道。
目前,我国拥有3000多家花卉市场,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有1个以上的花卉市场,销售网络体系覆盖全国。在花卉物流方面,至2019年各大物流巨头相继进入鲜花主产地云南,鲜花物流进入了良性的竞争格局。而在盆栽花卉主产区,如广东、山东等地出现了运输小型盆栽的专业花卉物流公司。
传统花卉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由白热化的同业和跨界竞争阶段进入到衰退期。目前全国各地的花卉市场也在探索新的业态组合发展模式,未来的花卉市场将是一个融入顾客“环境要求、场景要求、娱乐要求、服务要求、产品要求”等一体的体验式市场。
1、花卉批发市场整体外迁,环境和硬件设施升级,管理服务逐步完善,这是每一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2、国内一线城市原来的大型花卉批发市场都经历了上述过程,因为这些一线城市的需求必然会催生出新的花卉供应链路。而新的方向和模式正等待我们去探索。
3、随着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很多零售商甚至消费者拥有更多采购渠道,开始绕过原来的花卉市场,从其他替代性渠道或者原产地直接采购。
前面提到,传统花卉市场逐步进入衰退期,跨界竞争压力加剧,行业不得不接受新技术、新模式的改造,从而进化出新的供应链模式。
未来新业态批发市场的特点:
☑ 销售职能越来越弱,仓储职能和服务职能越来越强;
☑ 连接产地到城市的物流仓储中枢作用越来越强大;
☑ 将是大量服务集结的一个产业聚集区、一个花卉产业服务的生态链。
传统花卉零售市场缺乏花卉市场应有的环境、购物、服务体验,只是简单地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连接。
☑ 购物环境景区化 ☑ 购物环境场景化
☑ 经营活动娱乐化 ☑ 服务的极致化
这也意味着,2020年以后将是传统花卉市场快速迭代的年代,而此时的机会大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