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兰花,是经过六七年的生长才如此这般,它们的价格也远超我的承受范围。”
几天前,网友小蒋在自己的空间里发布了一张照片,几十个玻璃瓶子,里面孕育了很多兰花的幼苗,看上去还真有那么点美国大片的味道,这立马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发图片的小蒋。小蒋说,这兰花不是他种的,而是婺城区罗埠镇一个90后小伙子种的。他以前也没见过这种兰花,所以赶紧拍了下来。
万瓶兰花
小蒋说的这个小伙子名叫张鹏,婺城区汤溪本地人。养在玻璃瓶里的兰花,都种在大棚里,现在差不多有近一万瓶。瓶子有大有小,错落地堆放在他们家一个大约5亩的大棚里。瓶子里有的还是细小的绒毛须,有的已经长成了一株株的小兰花苗。
别看这些兰花苗看上去差不多,算起来有几百上千个品种。有些一个瓶子里就装了四五个品种的兰花。
从种子到能入土培养,这个种植过程的确需要六七年时间。一棵兰花苗的价值,根据质量的差异,有的甚至能卖到上千元。
张鹏说,其实别说你们了,就是他自己刚瞧见这些兰花的时候,也觉得很新鲜。
“这种方法也不是我们研究出来的,是我舅舅研究出来的,之前一直放在杭州养。杭州没地方养了,才放到金华的,因为金华的地都是自己的嘛,方便。”
他说,之前他只知道舅舅是杭州的一位教授,非常痴迷于兰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都没去深究。直到五六年前,舅舅决定把基地搬到金华,他才第一次看到了这些瓶子里的兰花。
“那时候运来的兰花,差不多只有现在的1/3吧,毛估估3000瓶,一个小卡车送了两趟才送完呢。”当时,他们表兄弟几个人为了把这些玻璃瓶搬上5楼,一直从早上六七点忙到晚上六七点,记忆非常深刻。
刚开始,他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好好的兰花要放进瓶子里呢,直到三年前,家里人叫他不要在外面做了,回来帮舅舅打理这边的事情,他才对这瓶子里的兰花有所了解。
遗传学教授10年的心血
张鹏的舅舅名叫郑立明,是杭州某所高校搞遗传学的教授,醉心于国兰杂交技术已经有10多年了。2010年的时候,他的事迹还上了《中国花卉报》。
当时的报道中提到,国兰杂交的技术在国内进行得非常艰难,因为国兰从人工授粉到能看到杂交种成苗开花,需要八九年的时间,而要分析出某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则要30~50年的时间。
“但是舅舅没想过放弃,因为如果大家都从山上挖取兰花进行育种选择,不仅会破坏野生兰花资源,还会形成天价兰花炒作。而人工杂交育种的目标明确,培育出瓣形质量俱佳的品种的几率也大于野外杂交。”
那么从种子到小苗,这些兰花又将经历哪些成长历程呢?刨去那些过于专业的问题,张鹏大概给我讲解了瓶装兰花的养育方法。
这样的兰花是采取种子繁育的。首先,把种子放进一个装有营养液的三角瓶,等待其长出绒根,这个过程大约半年至一两年不等。然后将长出的绒根种进较大的瓶子继续培育,直到长出一点小苗,这个过程用时也在半年到一两年不等。之后把小苗和绒根分开,小苗放到另一个器皿接着培养,时间根据植株的发育情况而定。最后,在小苗能种进泥土之前三四个月,被放进一个更大的瓶子里,就是小蒋拍摄的瓶子,最终种入泥土。
“这些瓶子都是从一个厂里定来的,种植的过程比在大棚里养还容易些。只要在培植和换瓶的时候注意不让细菌进入瓶子,不让种子发霉,一般都能种植成功。”
张鹏说他们有一个专门的房间来培育这些兰花,避免它们受到污染。
而兰花用的营养液也有三种,一种是用于种子的,一种是用于绒根的,一种是用于小苗的。
养在瓶子里的“兰花宝宝”长得更快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张鹏的舅舅郑立明。郑教授告诉我,这技术普通人看起来新鲜,其实这样来进行植物组织的培养,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兰花放在瓶子里养,也算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种,放进瓶子的兰花种子本身就是经过杂交的,所以一个瓶子里就会有很多品种的兰花。兰花在培养过程中换瓶,也是为了它能够长得更快。
那么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放进玻璃瓶子呢?
郑教授说,因为兰花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非常难萌发,在玻璃瓶子里,兰花的萌发率和生长的速度都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