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在线 >> 详细

春天万物生,谨防这7种苗木病害!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4/8  

  春天,万物复苏,是人们开始忙碌的起点。同样有一些“看不见的敌人”也死灰复燃,重新开始活跃起来。由于植物们新叶生长、新栽幼苗对病菌抵抗力弱,极易发生病害,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01腐烂病

 

  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林业苗木的重要枝干病害。苗木受害后,枝、干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剥开病部表皮可见黑褐色松软组织,稍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之后病斑干缩开裂,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枯黄色分生孢子角。当病斑围绕树干一周时树木即枯死。腐烂病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发病较快,20℃以上发病缓慢。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通过虫伤、冻伤、机械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木不易被感染。

 

 

   防治方法: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春季植树,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缩短缓苗期。早春病菌侵入之前,树干涂刷白涂剂或涂抹腐烂病专用药腐皮消进行预防和治疗,病树可先刮除病斑再涂刷;避免强度修枝,剪锯口应涂石硫合剂消毒;严重病株,应及时挖除,烧毁。

 

  02锈病

 

  易发此病的花木以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居多,包括玫瑰、垂丝海棠等。另外,芍药、石竹也易患此病。发病为早春,初期在嫩叶上呈斑点状失绿,后在其上密生小黑点,初期在嫩叶黄色圆块,并自反面抽出灰白色羊毛状物,至8月~8月间,产生黄褐色的粉末状物,随风传播至桧柏树上,次年早春随雨水传播,再危害上述花卉,故这种病要经这两种植物上的寄生危害才能延续,在病虫害理论上称“转主寄生病害”。危害严重时会引起落叶,较轻时则造成病斑,影响外观及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尽量避免在附近种植桧柏等转主寄生植物;早春,约为3月中旬,开始喷洒粉锈唑1600倍进行防治,约经半个月后再喷一次,直到4月初为止,若春季少雨或干旱,可少喷一次。

 

  03立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松、杉、海棠、银杏、杨树、一品红等植物,危害范围很广。通常种芽腐烂在出土之前表现为地面缺苗;幼苗在木质化之前根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在潮湿情况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并附有小土粒状菌核。当气温在摄氏20多度时,新播种或立秋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可使用土轻松稀释250-500倍进行灌根,对土壤杀菌处理;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喷施园林植物立枯病专用的杀菌剂根腐消稀释300倍进行灌根,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有效防治此病,同时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04缩叶病

 

  主要发生在梅、桃等蔷薇科植物的叶片上。早春初展叶时,受害叶片畸形肿胀,颜色发红。随着叶片长大,而向反面卷缩,病斑渐变成白色,并且上部有粉状物出现。由于叶片受害,嫩梢少能正常生长,乃至枯死。叶片受害严重,易掉落,影响树势,减少花量。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初期显现病症的病叶,以减少病源传播;早春发芽前,喷洒3度~5度石硫合剂,经消除在芽鳞内外及病梢上越冬的病源。倘若能连续两三年这样做,就可以比较彻底地防治此病了。对于患病严重的盆花,要增施肥料,加强管理,以恢复树势才能多开花。

 

  05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茎、嫩梢、花蕾和果实等部位。大多数植株受害后,从叶头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叶面上出现近圆形斑点,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或暗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植株间距不可过密,以利于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枝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源。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旒70%炭疽福美5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或1:1:200倍波尔多液,隔10~15天喷1次,喷3~4次。

 

  06叶斑病

 

  多为害叶片,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

 

 

   防治方法: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07白粉病

 

  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病斑为淡黄色,不规则,后期在叶面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减少叶面淋水;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初侵染期喷粉锈唑1600倍,即可防治白粉病,又可使树木生长旺盛,增加可观赏性。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