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花卉网

网站公告: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市园林花木企业家智慧力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在线 >> 详细

安全修剪,是园林植物修剪的第一要务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3/18  

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近来成为行内的热门话题。

滥修剪,乱修剪已成为行业的一大弊端。

原因何在?

到底我们该如何做才是对的?

  

天津某地的树木修剪2019年12月

 

 

  1.事情背景:

 

  首先是我们园林的地盘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大扩大了,我们面对需要养护的植物群体、绿地面积以及养护费用呈几何级数在增长,而普罗大众对公共绿地上的修剪作业也加大了关注力度,特别是行道树的修剪,因剃头式修剪而顿失树荫的道路必然引来市民投诉,从而引起政府层面的关注和干预。另一方面,我们这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却普遍落后于形势,拿来主义盛行,要么是林业的,要么是园艺(果树)的,要么是国外(主要是西方)的,就是缺乏园林自己的。当然,也有北京园科院的姚士才老师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园林树木修剪的实用方法,姚老师调侃这种方法为——样式姚(仿故宫工匠样式雷),实属难能可贵。

 

  2.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到底为了什么?

 

  植物整形修剪应该是园林植物养护的重点吗?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我们风景园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普罗大众包括我们自己营造一个生态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里,“生态优先”原则同样应该落实到植物的选择(包括苗木的选择)和植物的养护上面。

 

  那么,什么样的植物绿量最充足(园林绿地生态效益的关键数量指标),生长最健康,寿命最长久,对环境最安全,养护成本最低?是目前被我们频繁地修剪整形的植物吗?是被我们随意砍头砍手的砍头树,残废树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呢?

 

  记得多年前,针对园林行业流行弊端——景观优先、三尖八角、树阵盛行、滥用模块等整形植物等等,我曾提出了三个自然——自然布局,自然配置,自然形态(植物)。近年针对树木修剪问题,我也提出了另一个三个自然——自然枝条,自然树冠,自然植物 (换一个说法——原冠苗)。

 

  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是我们老祖宗的哲学遗产。那什么是植物的自然呢?由植物自然发生(萌生)的枝条形成自然树冠和自然形态就是自然植物(或可称为原冠苗),就是植物的自然,它具有比人工截干、短截后产生的干萌条树冠更自然,更生态,更健康,更长寿,更安全,更省钱(其道理限于篇幅,不展开了)。

 

  为什么对植物整形修剪?

 

  有人说,我们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体现我们高超的园艺水平,这也是精细化管养的题中应有之义。真是这样吗?园林植物的人工美和自然美孰优孰劣?城里头本来就充斥着大量的人工美,唯一俱有自然属性的绿地也要充满着过度人工化的修剪整形植物?而整形修剪就是人强加于植物的所谓人工美,对植物随意动刀动剪,为维持这种人强加于植物的所谓美态开展频密修剪。还有人说,发达国家也这样啊!是的,终于说到根子上了。这其实是抄自西方的在风景园林领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宰,植物是我们的奴隶,我要它圆就圆,要它扁就扁。

 

  这样的随意动刀动剪,您问过植物了吗?这样频密的修剪,必然损害植物以及整个绿地的生态效益,损害植物的健康,缩短植物的寿命,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更为重要的是,频密修剪以及砍头短截带来的不健康干萌条,

 

  

  关键的一句——不要过度修剪;如果没有需要,不应修剪!

 

  特别对绿地乔木造成的安全隐患,不时造成伤人毁物的安全事故,使我们的园林管理部门和管养企业成为了被告,还要付出巨额的赔偿。

 

  其实,西方也有好东西和明白人,国际树木学会(ISA)经过多年科学研究,提倡使用不经过任何短截修剪的原冠苗,就与我们崇尚自然的祖宗教诲不谋而合。问题是,面对泥沙俱下、龙蛇混杂的西方潮流,我们要懂得甄别,学习好的东西,摈弃过时或不好的东西。

 

  比如,原冠苗明摆着自然美观寿命长,安全健康省钱多,我们还是无动于衷,抗拒不用?雄安新区在乔木用苗上率先垂范,我们的砍头苗还抱着不放?

 

  那景观要不要?当然要。但不能颠倒主次,不能“景观优先”,要将“生态优先”落实贯彻到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提倡三个自然——自然布局(总体上)、自然配置(植物配置要自然式为主)、自然形态(多用植物的自然姿态,不用人工造型的植物)。而且,景观也有不同风格的景观,您要的是自然式的景观还是人工化的景观?哪一个更耐看,更持久,更生态?我曾经说过,我们今天一个城市的修剪整形植物比整个欧洲都要多,这话或许有点夸张,但难道不应该反思和纠偏吗?

 

  具体的做法: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要以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自然配置为主,少用更不能滥用整形修剪的植物。乔木要逐步改用原冠苗,灌木配置不能贪图省事,大面积配置单一物种、片植修剪(大师说这是模块)的灌木,提倡自然配置,三五成丛。道路绿化更要注意少用和不用修剪整形的植物,特别是中分带,以减少养护人员在高危地带的作业时间,以策安全。

 

  那是否就不能用整形植物啦?当然不。只是同样的,我们要分清主次:我们要在上述原则基础上,在修剪目的上以安全修剪为主,反对滥用修剪;修剪手法上以疏枝为主,慎用短截;植物的选择上以自然姿态为主,整形植物少量点缀;在植物配置上,以自然式配置为主,少用规则式配置和少用整形植物。

 

  3.养护修剪的第一要务是安全修剪

 

  植物修剪从时段上可分为育苗期修剪,移植期修剪和养护期修剪三大阶段。上面讨论了风景园林的初心使命和植物修剪的目的意义,还讨论了我们应该从规划设计和育苗修剪开始就要关注植物生长的安全基础,特别不同的修剪方式对乔木定植以后的枝条安全的影响。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养护期修剪要解决问题的主次又是什么?

 

  同样的,养护期园林植物的修剪,主要目的首先是保障安全,包括植物的安全和植物周边人和物的安全。可以说安全修剪是园林乔木树种养护修剪的第一要务,忽略这个问题去谈植物修剪,就是本末倒置(可参照我的古树大树的安全评估系列文章),甚至有人偏激一点地说“园林树木修剪,除了安全修剪,其他的都是扯谈!”。委婉 一点说,其他的修剪,应处于相对次要和从属的地位。为什么?

 

  安全修剪1:枯枝、病虫枝对安全的影响:请看下图

 

  

  上面触目惊心的三个案例,提示了我们公共绿地管理者和管养企业承担的巨大风险。

 

  病虫枝不用说了,枯枝如何产生?

 

  两大原因,一是植物在环境、自身年龄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枯枝,二是不当修剪——短截修剪产生枯枝。在树冠上部剃头短截,产生大量的干萌条之后,这些干萌条相互的生存竞争,弱者成为枯枝;在树冠下部枝条短截以后,由于光线不足等原因,最后变成枯枝。这就是我提出的修剪手法应疏枝为主,慎用短截,最好不用短截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首先要在修剪手法上坚持疏枝为主的原则,从源头上避免因为人为的错误修剪导致的枯枝产生,这将大大降低枯枝产生的数量,提升了管养绿地的安全系数。其二,我们在日常养护当中,要把枯枝和病虫枝的管理作为日常处理的要务,至少每周派专人巡查一遍,一旦发现枯枝、病虫枝,马上进行剪除作业,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否则,一旦发生事故,成为被告不说,您可能一年的管养利润都要倒贴进去。

 

  安全修剪2:缩冠修剪在一些树木枝条与建筑物、交通标志、行车安全有矛盾的地方,我们不得不进行缩冠修剪。

 

  同样的,两种修剪方法——疏枝和短截都可以缩冠,用哪一种?我认为,疏枝为主的原则同样的适用于缩冠修剪。

 

  

  安全修剪3:应急修剪和抗风修剪

 

  在台风或飓风到来之前,我们要根据绿地上树木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要对一些树冠过于茂密或抗风能力弱的树木进行应急修剪,疏去一部分的内膛枝、重叠枝、病虫枝、徒长枝,以策安全。

 

  其他修剪:

 

  我们可以每年冬季有必要时对特定的树种(不是全部)进行一些简单的树冠和枝条梳理,疏枝为主,去掉一些内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等。

 

  至于一些用园艺手法对树木进行控冠、控型的盆景式修剪,除了精品园林、古典园林的重点树木以外,一般的公共绿地树木,并非十分必要。而且,大面积实施这样所谓的精细化管养,不仅仅是巨大的浪费,还必然把维护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提升绿地的生态效益给忽略了,这就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树木的自然分枝,自然形态,本着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原则,我们把它交还给树木自己处理,不好吗?过度修剪就如同对孩子过度呵护,只会宠坏孩子,还会害了孩子啊!

 

  树木枝条必要时作梳理的标准:一地鸡毛,不着痕迹。这是国际树木学会(ISA)提倡疏枝为主,不过度修剪原则的我的个人理解。我把它中文化了,并把它拔高为树木修剪的最高境界——一地鸡毛,不着痕迹。请看跟随国际树木学会理念的香港树木管理处提出香港树木修剪指导图:

 

(限于篇幅,具体修剪方法,切口处理以及灌木修剪从略)

 

  4. 日本的养护修剪

 

  上面谈了西方的修剪,有好的,如疏枝为主,反对过度修剪,原冠苗等等。有不好的,比如偏重人工整形,过分强调人工美等等。我们要懂得甄别,学会取舍。

 

  我们放眼世界,除了西方,还值得一谈的就是日本的修剪。刚好,去年(2019年)六月,我跟随风景园林部落,对日本园林进行了一周专业考察,我关注的重点,一是中日古典园林的历史源流和主要异同,二是日本的树木修剪技术。废话少说,还是上图吧:

 

兼六园的根上松

 

东京六义园的松树

 

  日本的古典园林里面的树木,精心修剪 ,造型美轮美奂,确实值得学习。那么这种控型或称盆景式的修剪是如何做到的?能不能把这种方法用于一般公共绿地的树木上?先看看他们怎么做到的:

 

 

  在日本著名的美秀博物馆前面,刚好看到他们在对黑松进行掰芽作业,地上铺着黑布,便于把松芽清理干净。怎么掰芽的呢?

 

 

  我的天,掰去大部分新芽,只留1-2个新芽,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姚老师给我们说过,日本的绿地管养费用,2008年的时候是每平方300元人民币左右,难不成大部分费用都用到掰芽和修剪上?

  公共绿地的树木又如何呢?


   

  总结日本的树木修剪

 

  主旨是盆景式的控型修剪,修剪手法主要是通过短截、掰芽,甚至将每年长出的新芽新枝全部剪掉。植物在面对这种高投入,高强度的刀光剑戟之下,生长茂盛,健康形态的大树真的不多,实属过度修剪带来的后果。他们这样做据说是为了抗台风。我查了一下,每年平均有2.6个台风登陆日本,时间多在8月到9月的夏秋之交。而中国的数据是每年7个左右,也就是说,日本的台风频率大概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为了这2.6个台风,就把大部分城市树木修成这个样子?有点想不通。我推测这抗风只是其中一个理由,主要原因,应该是他们认为把树木都修成盆景式样式是值得推崇的技术和长期以来的习惯。而且,他们对西方几十年前就推广的关于疏枝为主,摒弃短截,保障植物的健康和安全的先进理念视而不见。

 

  如果中国的树木修成这样,我想从领导到老百姓都不会接受。而且,我们也没有这么多修剪费用。我以为,养护费用,应该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上,如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等等。古人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样固本培元的养护宗旨即可提高绿地绿量和生态效益,也可以通过壮健的植物来减少病虫枝和枯枝的数量,节省修剪、防治病虫害的管理费用,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最后拜托:各位剑(剪)下留情,观念与时俱进,安全修剪为要,少剪就是积德,放手更是爱护,人树相得益彰,共建和谐生态!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金华花卉网     技术支持: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12986号
主办单位:金华市园林花卉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园林花木行业联合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胜利北街615号
电话:0579-82386789      E-Mail:jhhh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