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园林绿地效应的最大化,合理的园林设计是前提和基础,工程施工是设计的继续,而养护管理则是施工建设的再继续。
就一个城镇而言,绿地面积的发展,可以达到饱和程度,而养护工程却是无止境的。由于绿化成果的渐进性和绿化功能累积性的特点,园林建设的后续工程则显得更持久、更细致。诸如设计意图的体现、艺术景观的完善、环境功能的发挥,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养护管理才能实现。
如何对园林绿地进行“保鲜”,使其“青春永驻”,乃至变幻出“女大十八变”的风采,设计、施工与养护缺一不可。
养护是造园三步曲(设计、施工、养护)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突出园林主题的“压轴戏”,植保则是养护环节的核心技术。
通过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施工来减少病虫的发生数量与侵染可能性,从而达到控制病虫之目的,该法具有不需额外投资,且有预防作用等优点。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与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该类技术措施的研究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内涵越来越丰富。
栽植设计合理
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及栽植搭配,能够使各类植物之间相互协调,达到造景和科学种植的目的。否则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病虫害滋生、养护管理困难等后果。
(一)选择乡土植物,适地适树适种源
1.选择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指原产于当地或虽然从外地引进,但已经过长期驯化且非常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
乡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热、耐瘠薄、抗病虫害、抗污染等特点,长势旺盛,养护成本低,因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否则,将贻害无穷。
如近几年北方地区盲目露地栽植原产南方的桂花、石楠及棕榈类植物,大都出现了生长不良、死亡等现象。这种现象实际是不同纬度引种而引发的危机,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温带引种亚热带植物(山东临沂等地引种栽植香樟),亚热带引种热带植物(昆明引种栽植南洋杉、小叶榕等),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
2.适地适树适种源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首先要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就是说使园林植物的特性与栽植点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从而使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虫等病虫害的能力。具体的说就是要根据受光度的强弱,选栽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栽抗旱或抗涝树种等。
(二)选用无病虫或抗病虫的植物种类、品种
1.采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苗有许多病虫害是依靠种子、苗木及其他无性繁殖材料来传播的,因而采用无病虫的健壮种苗,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类病虫害的发生。
苗木(花卉)购置前,到苗圃(花圃)实地考察,仔细调查观察苗木是否带有介壳虫、天牛、根癌病、溃疡病等难以控制的病虫害。尽量选择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嫁接苗、脱毒组培苗以及无病虫圃地采来的种子与无性繁殖材料等。
2.选用抗病虫的植物种类、品种
选用抗病虫的园林植物种类与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如针对城镇行道树种类单纯、容易发生害虫危害的特点,选用抗虫树种如银杏、香樟等,以减少害虫防治及农药使用,对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十分有益。
再如家榆不抗榆紫叶甲,而新疆大叶榆与东北黑榆则抗虫效果十分明显;
细叶结缕草容易感染锈病,而其姊妹草种———沟叶结缕草(马尼拉)则对锈病免疫,选用后者的意义已不言而喻。
尽量选用非速生植物品种。前几年刮起了一阵速生植物栽植风,速生杨、速生柳、速生法桐、速生白蜡、速生国槐等,但其抗性无疑令人担忧。
在绿化带栽植山楂、柿子、石榴等果树本无可非议,但栽植果园淘汰的老果树(有的甚至当成一景)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抗病品种应用方面,可选用抗锈病的菊花、香石竹、金鱼草新品种,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新品种,抗菊花叶枯线虫病的菊花新品种,抗黑斑病及天牛危害的杨树新品种,抗花叶病毒病的红花美人蕉品种,等等。
(三)避免混栽病虫转主寄主植物及有共同病虫害的植物
1.避免混栽病虫转主寄主植物
我们设计建园,为了保证景观的美化效果,常采取多种植物搭配种植。这时,往往会忽视有些病虫害种类会因具有转主寄生的条件而相互传染,人为地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如海棠与柏属树种近距离栽植,易造成海棠锈病的大发生;垂柳与紫堇混栽,松与栎、栗混栽,能分别诱发垂柳锈病、油松栎柱锈病的流行;苜蓿与槐树为邻,将为槐蚜提供转主寄主,导致槐树严重受害。
在园林布景时,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美化效果,还应考虑病虫的危害问题。
2.避免混植有共同病虫的植物
在进行花坛(或苗圃)苗木定植时,要考虑到寄主植物与害虫的食性及病菌的寄主范围,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栽或间作。
例如:在杨树栽植区不能栽种桑、构、栎及小叶朴,因为严重危害毛白杨的桑天牛成虫,只有在取食桑、构、栎、小叶朴后才能产卵。
再如,柑橘类与榆树混栽,会导致星天牛、橘褐天牛泛滥;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栽将导致日本松干蚧严重发生;云杉与红松、冷杉混栽时,会分别诱发红松球蚜与冷杉异球蚜;桃、梅等与梨相距太近,会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量发生等。这些都应该注意。
(四)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作用,搭配种植诱饵植物
1.植物的相生相克所谓相生相克是指园林植物栽种在一起时,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抑制。
在园林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这种关系,趋利避害,这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
在园林植物间,相生的实例有:旱金莲与柏树在一起,旱金莲花期会由1天变为3天;黄栌与油松等混植时,会减轻黄栌白粉病的发病程度;皂荚与百里香、黄栌、鞑旦槭一起栽植,植株能增高;油松与柞树、锦鸡儿与杨树、侧柏与油松等种植组合,也可相互助长等。
2.搭配种植诱饵植物利用害虫对某些植物有特殊的嗜食习性,人为种植该类诱饵植物,以减轻对主栽花木的危害。但切记,必须及时清除诱饵植物上的害虫。
例如:种植一串红、灯笼花等叶背多毛植物,可诱杀温室白粉虱;种植矢车菊、孔雀草等,可诱杀地下线虫;种植羽叶槭、糖槭可诱杀光肩星天牛;种植桑树可诱杀桑天牛;栽植核桃、白蜡及蔷薇科树种,能诱杀云斑白条天牛;种植七叶树、天竺葵可诱杀日本弧丽金龟;在苗圃周围种植蓖麻,可使大黑腮金龟、黑皱金龟误食后麻醉,从而集中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