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荒山变绿色农场
金华市本级首家家庭农场在赤松镇山口村诞生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4月16日上午,记者随金华市金东区农林局、工商分局等分管领导亲自为赤松镇山口村邢禄庆一家送去营业执照,自此,金华市本级首家“家庭农场”——“禄云农场”正式注册成立。
拓荒农民转身成为“家庭农场主”
走进邢禄庆的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鲜红的樱桃挂满了枝头,各种果树都孕育着香甜的果实,正待成熟,各种花香果香沁人心脾,然而早在10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废弃的荒山。邢禄庆介绍:“11年前,这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我们一家就自己动手开垦拓荒,种起了各种苗木,现在我的农场里不仅有樱桃、杨梅、桃子、梨等果树,就连金华市现在极少见到的金香梅梨在我的农场里也有种植。”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惊叹连连。
邢禄庆还说,他原先注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经营范围有限,而且是集体制的,很多决策都要通过股东会同意。家庭农场则是个人投资,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做主,和家人商量后,邢禄庆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金华市金东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分局咨询注册登记家庭农场的相关事宜,当工作人员告知他们符合条件时,他们当即就办理了相关手续。而金东区工商所的工作人员也特地为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就这样邢禄庆很顺利地办完了相关手续,成立了金华市本级首家“家庭农场”。
优惠政策扶持到家
金华市金东区农林局副局长刘旭宇表示,现在国家政策对三农大力倾斜,将来政府对于家庭农场会在科技指导、贷款融资等方面对家庭农场主提供一定支持,我们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体农户申请注册家庭农场,增强农户经营的规范性,促进农场规模化、专业化、法人化。
金华市金东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方面简化办事流程更人文地服务广大农户,另一方面加大对守合同重信用的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通过动产抵押扩大农场的融资渠道,通过这种方式破解个体农户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使家庭农场有序经营。
当记者问邢禄庆将来打算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庭农场时,他激动地说:“现在政策这么好,我要好好干,我打算把我现在40亩的果园扩大规模,再引进一些名贵品种,接下来我还打算种植一批花卉,规模扩大了产量就有了,再加上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希望产品销路能进一步打开。”
据了解,自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目前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而如今,金华市本级也已注册了首家家庭农场,这是大势所趋,有了国家政策的引导,地方政府的贯彻落实和广大农户的积极响应,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网原创文章,版权归属金华花卉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