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2013中国(萧山)花木节暨第八届中国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就要在新街镇的浙江(中国)花木城开幕了。日前,记者探访了“大战在即”的浙江(中国)花木城,大小货车时而穿梭,工人有的搬运有的装车也有的在歇脚。总体来说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喧嚣,但这也许就是盛会来临前最安静的时刻吧!表面上安静,暗地里大家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在这一年一度的花木盛会中分得一杯羹。
记者房臣波
早在去年,本版在聚焦萧山花木产业系列报道中就关注了小苗不带土球销售的问题,指出“一车花灌木不带土丧失的可能是一片绿色,也可能是萧山花木40多年的优质形象。”那么今年销售小苗是否还在“裸奔”呢?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小苗不带土球,不仅仅是卖方的意愿,买方为了多拉一些苗木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也希望小苗不带土球。
买方:为了降低运输成本
在花木城内一角,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往大货车上抛小苗,车上有专人整理,小苗根朝外,叶朝内,所以记者一眼就知道这一车小苗依然没带土球,走近瞧个究竟,小苗根系倒还算发达,其间夹杂着些泥土,但经过长途运输奔波,估计运到目的地的时候,泥土也已经被颠簸殆尽了。旁边还有一辆小货车,里面装的也是不带土球的小苗,但若是短途运输,泥土或许还能存留一些。
如今,花木城内小苗销售并非全部不带土球,但多数买家会选择不带土球。萧山恒绿园艺场的莫红梅告诉记者:“现在的小苗,不带土球其实成活率也蛮高的。带土球的话太重了,土多了,相应苗运得就少了,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很多人就选择不带土球,而且有时候就是带了土球,要是距离远、路况差的话运回去土也散得差不多了。”她还表示,有时候一些商家所谓的土球并不是“原装”的,而是后来捏上去的,这样的土球效果不大,还不如不带。
由于各种原因,带土球的小苗价格明显要高,商户会在小黑板上标明价格,比如“红叶石楠球”指的就是带土球的红叶石楠的价格。
卖方:用工荒波及花木业
莫红梅说,现在由于受到网络销售以及外地种植面积扩大的冲击,苗木越来越难做了。加之近年的用工荒席卷花木市场,无形中加大了销售成本。
“现在雇人去地里拔苗,一天没有个三四百元都找不到人,一者是拔苗确实辛苦,再者现在的工人也没有往年多了。”莫红梅有点无奈地说。“要是再带土球,又得增加一倍的劳动量,工资支出也要翻番,这样我们卖的价格也自然要高。”她指了指旁边一堆“裸奔”的小苗,“现在也只有让大家到地里一棵一棵拔了,这样省事,速度快。”
带土球,卖方人工成本陡增,还不利于买方运输,久而久之,不带土球成了一种“双赢”,但从长远看,不带土球会不会因为成活率的降低而影响了萧山花木几十年创下的好口碑呢?
母土土球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据悉,母土土球,看似其貌不扬,其实用处很大。
一者,土球可以保护根系少受损伤;二者,可以保护根系免受风吹日晒,以免失水萎蔫;第三,土球可把与花木根系形成共生的菌根、土壤微生物、有益动物随植株迁徙,利于存活;第四,土球可使花木异地栽植获得一个过渡环境,不至于由于水土不服而死。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1年生侧柏裸根苗在春季阳光下,晒半小时成活率为81.6%、1小时为67%、2小时为60%、4小时为3.1%。
短评
做花木,首先应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外公很喜欢养花,也很会养,不管是邻居家的花,还是田间的野花,只要是他喜欢的,就没有养不活的;孩提时,爱花的基因就在我身上隔代遗传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一棵破土而出的小芽在我看来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然而挖回家,往往没过几天,她就死掉了。
我哭着去找外公,外公说,栽花的时候,不要让她知道,不然她不高兴就死掉了。我问:“怎么才能不让她知道呢?”外公说,多挖些“姥娘土”,她就不会知道了。
这里的“姥娘土”,就是指母土土球。然而,随着花木交易量的逐年增长,土球确实成了一种负担,在成活率和运输成本之间,许多人选择赌一把,也许不带土球的折损远远低于带土球徒增的成本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低端博弈本无可厚非,但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博弈,才能避免得不偿失的窘境。
试想,为何不发明一种喷剂呢?这种含有母土成分的喷剂往根上一喷,形成一层保护膜,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母土土球的作用,真正实现“移栽花木而不让她知道”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猜想背后,却是关于传统产业创新再发展的问题。